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用1日龄公母混合肉鸡4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250、300mg/kg的植物源脂肪乳化剂,进行饲养试验,42 d屠宰。结果显示,乳化剂显著提高了肉鸡42 d日增重(P0.05)及降低料重比(P0.05),以300 mg/kg剂量组最优。300 mg/kg组肉鸡的腿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提高(P0.05)。乳化剂显著提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P0.01),血清与肝脏中胆固醇浓度(P0.05),腹脂与胸肌中脂蛋白脂酶的比值(P0.05);降低肝脏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P0.05),腹脂、胸肌中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植物源乳化剂能提高日粮脂肪的消化率,促进肉鸡生长。  相似文献   
22.
选用180羽AA雏鸡,进行了为期49d(前期1 ̄21日龄,后期22 ̄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GXC使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66%(P〈0.05)和9.79%(P〈0.01),料重比降低了4.76%(P〈0.01),干物质、粗纤维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0.58%(P〈0.05),25.  相似文献   
23.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对畜禽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麦、大麦及糠麸使用于饲粮已较普遍,但如饲粮中含量过多会引起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研究表明,这类饲料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它在肠道中具有高度的粘稠性,对畜禽消化吸收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降低饲养效果.SNSP对畜禽消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胃肠道和消化腺的大小,影响消化腺分泌及消化酶活性,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4.
选用240羽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公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葡萄糖苷酶制剂(0、2、4、6 g/kg).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的水平为0.2%时,肉鸡生长最佳,但对肉鸡的股骨、胫骨生长无显著影响,血清中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SOD和肝脏中GSH-PX、GR活力(P<0.05),同时使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极显著地提高了胸肌的a*(红度)值(P<0.001),而L*(亮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25.
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许多省份发现小母猪采食饲料后阴道红肿,发情延期或假发情,严重时引起母猪阴道脱出、直肠外翻、子宫肿胀、胚胎发育不良及流产等类似中毒的症状。经研究分析发现,是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引起,这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雌激素中毒症,能引起猪和牛的不孕或流产。在所有家畜中,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饲料中含有1mg/kg玉米赤霉烯酮就足以引起猪的雌激素中毒症,小公猪采食玉米赤霉烯酮后,出现“雌性化”症状,如乳头增大、睾丸萎缩等,还可引起母猪窝产仔数减少。现将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27.
选用270羽AA雏鸡,进行为期49d(前期1~21日龄,后期22~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高麸加酶替代玉米饲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玉米组与高麸加酶组相比,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降低4.44%(P<0.05)和5.91%(P<0.01).高麸加酶组与高麸皮对照组相比,采食量提高4.66%(P<0.05),日增重提高9.79%(P<0.01),料重比降低4.76%(P<0.01).玉米组与高麸加酶组相比,腹脂率提高47.76%(P<0.01),肝重率降低15.92%(P<0.01).高麸加酶组与高麸组相比,胸肌率和肝重率分别提高6.16%(P<0.05),22.52%(P<0.01),血清尿酸(UA)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血清磷(P)分别降低36.11%(P<0.01),23.34%(P<0.01)和17.00%(P<0.05),血清胆固醇(CHL)和血清甘油三酯(TG3)含量分别提高15.90%(P<0.01)和20.22%(P<0.05),血清T3含量提高58.47%(P<0.05),胰岛素含量提高52.37%(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提高56.50%(P<0.01).  相似文献   
28.
钱利纯 《饲料广角》2006,(24):29-30
选择48头体重49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含0.2%的HMβ。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2%HMβ使肥育猪日增重提高5.78%(p<0.05),料重比下降4.73%(p<0.05),并使肥育猪瘦肉率提高了5.87%(P<0.05),眼肌面积有提高趋势,脂肪率和背膘有降低的趋势,对肥育猪的屠宰率、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无显著影响。另外,HMβ使肥育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下降13.55%(P<0.05),游离脂肪酸有一定的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中华鳖肉脂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中华鳖肌肉和油脂块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肌肉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肌肉和油脂块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肌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8.21%和1.23%,油脂块的脂肪含量为86.72%;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和铬含量分别为380.13 mg/kg和1.08 mg/kg;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和45.45%,其中鲜味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和7.94%;肌肉和油脂块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18%和24.96%,其中肌肉的EPA和DHA含量分别高达9.93%和9.12%。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华鳖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30.
饲粮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90头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分别饲喂含4%,6%及8%粗纤维的饲粮,以探讨不同纤维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含6%纤维的饲粮组与含4%纤维的饲粮组相比,前者显著提高了母猪产仔数,但各组间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差异。不同的饲粮纤维水平猪及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