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283篇
  138篇
综合类   1359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639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脂质体法介导山羊精子转染外源DNA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山羊精子转染外源DNA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其最适转染条件,为进一步用此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①脂质体介导法可用于山羊精子转染外源DNA;②脂质体介导转染1、2、3号公羊的精子消化后阳性率分别为25.2%,22.6%,27.5%,差异不显著(p〉0.05).③脂质体介导转染的精子消化前后阳性率在充分洗涤组为41.3%和25.5%,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直接加入1∶10∶1转染液不洗涤处理组的25.6%和11.4%及原精液加入不含缓冲液的转染液处理组的17.2%和7.8%(p〈0.01).④离心洗涤后精液分别与在转染缓冲液中加入0、0.1%、0.3%、0.6%BSA(质量/体积)的转染液共同孵育后的消化前后阳性率分别为41.3%和25.5%、35%和21.4%、27.5%和15.3%及11.2%和8.2%;⑤用不同缓冲液配制的转染液进行脂质体介导山羊精子转染外源DNA的效率有差异,其中以mDM液转染精子的消化前、后阳性率最高(为41.3%和25.5%).研究表明:脂质体介导转染外源DNA的独特机制使供精个体间精子转染效率趋于一致;精子与脂质体-DNA复合物混合前将精子充分离心洗涤可显著提高脂质体介导精子转染外源DNA的效率;血清白蛋白能降低脂质体对精子介导的转染效率;脂质体法介导山羊转染外源DNA的最适转染条件为用mDM液充分洗涤精子后再与脂质体-DNA复合物混合转染.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杀菌剂对几种草坪病害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檀根甲  钱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81-6181,6199
[目的]为了筛选用于草坪病害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方法]选用5种常用杀菌剂对3种草坪病害病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咪鲜胺对麦冬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为0.011mg/L,甲基硫菌灵次之;百菌清对马蹄金白绢病菌的EC50最小,为0.013mg/L,速克灵对上述2种病原菌的EC50均最大。对马蹄金叶轮斑病菌,除咪鲜胺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达到0.669mg/L外,其他药剂抑制率均在20%~50%。[结论]该研究为研制专门的防治草坪病害的杀菌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低温强光对两优培九和母本培矮64S(PA64S)以及父本中籼9311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强光处理后,与父母本相比,两优培九的光合速率、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加较少,说明在低温强光下,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转化为化学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杂交稻两优培九在低温强光下具有超亲偏母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季节对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316只经产空怀母羊分成4组,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用孕激素阴道栓结合前列腺素和垂体促滤泡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结束后剖检部分山羊检查卵巢排卵点与黄体情况.结果表明处理羊只的发情率以秋季最高,为94.74%;与春、夏、冬季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以夏季发情率最低,仅为59.55%;春季和冬季发情率分别为72.57%和78.95%,处于中等.山羊剖检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分别有4只、4只、14只和10只母羊有经排卵形成的1~2个排卵点(或新生黄体),分别占各季剖检山羊的80.00%,80.00%,87.50%和83.33%.反映季节是影响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松花皮蛋风味成份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的鉴定及抗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4年度对30个白皮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复写结果表明,在白皮品种(系)中也有抗性较强的品种,白皮品种宁麦7号抗性强,休眠深度超过了红皮对照品种杨麦5号和扬麦158。小麦穗发芽抗性与籽粒吸水速率有关,而与含水量无关。穗发芽指数是衡量抗生强弱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97.
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及RVA谱特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同一时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等3种酶活性大小,不同品种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与劣质品种相比,优质品种灌浆前期3种酶活性低,但灌浆中、后期比劣质品种保持更高水平的酶活性;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间的相关性质和程度因灌浆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与味度值间的相关均不显著,但灌浆前期和中、后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味度值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选择灌浆前期酶活性低或灌浆后期酶活性高的材料,将有利于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998.
上海市稻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8-1999年连续二年用五点取样法及五级目测法对上海市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程度作了第二次农田杂草普查,并用相对密度、相对均度、相对频率、相对多度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与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资料相比较,稻田杂草种类有所大幅度下降,共有28种,分属13科;经相对频率参量指标分析显示,稻田杂草的优势种发生了相应变化,依次为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ig.)、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Presl ex.Kunth]、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 Philcox]、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鲤肠(Eclipta prostrata L.)、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 L.)、节节菜[Rotala imdica (willd.) Koehne.]、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空心莲子草[Alterm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稻田杂草的群落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的草相演变为以“阔叶类杂草+莎草科毁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格局;通过化学和后,稻田杂草的危害处于低水平状态下,危害程度在2级以下。  相似文献   
999.
在我县三麦生产的历史上,凡秋播期间多雨的年份,产量均没有出现过超历史的记录.主要问题是秋播期间多雨的,往往造成烂种僵苗或迟播迟发,难以处理好季节与质量的矛盾.目前,这个问题已成为影响三麦稳产高产的一大难关.因此,尽快地研究出秋播多雨年三麦防僵早发的有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978年秋播没有出现烂种天气,我们进行了模拟烂种试验,目的是为争取时间,摸索出规律,为指导烂种年的生产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00.
在其它肥量因子不变的前提下,以不同氮肥施用比例栽培的水稻空育131为材料,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总氮含量、绿色叶面积、不同部位干物重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不同氮肥处理的反应不同,氮肥前重施用法(前中后期氮肥比例为7:2:1)对空育131的群体茎数动态、叶片氮含量、叶面积、光合势、有效分蘖及地上干物重均产生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数、穗粒数,而对结实率及粒重影响不大,说明在寒地条件下,水稻本田生长前期高氮条件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生产与积累,并最终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