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外源DNA供体,运用显微介导的远缘杂交技术,将中国明对虾总DNA直接导人鲤(Cyprinus carpio L.)受精卵内,创建鲤外源DNA导人系,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进行外源DNA检测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30对AFLP引物中,有8对所扩增带,其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亲本和子代中都有和中国明对虾基因相同而对照鲤没有的带.说明受体鱼中,肯定有一段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研究证明了亲缘关系甚远的异源DNA片段的超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导人中国明对虾总DNA片段的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7%,18.47%,17.99%,均高于对照组(17.06%);而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17.16%,17.56%,16.92%,也高于对照组((16.13%),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超过对照组,经数理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直接导人中国明对虾总DNA对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鲤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均产生影响,这可对鲤的品质改进,丰富鲤的遗传基础,为显微介导的超远缘杂交技术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2.
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虽然有单项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未见其生物学意义,未见与喂饲转基因鲤相关的异常改变。经对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各单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意义分析,对转基因鲤(阳性)各组、普通鲤(阳性对照)各组、阴性对照组各指标综合观察,未发现转基因鲤对二代雌、雄性别小鼠有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3.
对外源基因在鱼体内的整合、表达及遗传(夏德全等,2000)情况并不清楚。直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已在医学、农林牧渔(权法霞等,1999;孙梅和刘红林,2000)等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直接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将荧光素分子(cy5)直接标记在上游引物5′末端,通过。PCR扩增获得标记的探针,将探针与变性的染色体玻片进行杂交,经一系列洗涤和复染过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鲤鱼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  相似文献   
34.
转基因鲤与普通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转生长激素基因鲤与普通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haematopterus)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水分、Ca、Mg、Zn、Fe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置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转基因鲤与普通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52%,和17.4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55%和2.83%、灰分分别为1.29%和1.23%、水分分别为78.85%和78.27%、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54%和16.7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0%和7.83%,经统计分析,二者均无显著差别,在所测定的4种元素中,其含量虽高于普通鲤鱼,但经数理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别,说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对转基因鲤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5.
用RAPD技术鉴定荷包红鲤抗寒品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利用RAPD技术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通过对50个引物,150次的RAPD分析,找出了用RAPD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进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对转基因鲤鲫杂交(F1)回交三倍体子代鱼进行了红细胞及其核大小的测量和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为:采用血涂片法测量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红细胞面积和体积分别是二倍体红鲫鱼的1.43倍和1.57倍,接近三倍体的理论预期值1.5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鲤鲫杂交子代细胞和二倍体细胞进行相对DNA含量测定,结果为:在所测的12尾鱼中,有9尾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5%,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非整倍三倍体)的鱼有3尾,占总鱼数的25%,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7.
在23~25℃下,给平均体质量104.2g和106.8g的回交鲤(鲤鲫杂交♀×鲤♂)和回交荷包红鲤(鲤鲫杂交♀×荷包红鲤♂)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然后观察对比了染色体核型,探讨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均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回交鲤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回交荷包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52,其核型公式为:3n=66m+36sm+18st+30t。  相似文献   
38.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鲤鲫杂交♀×鲤鱼♂)的染色体,结果表明: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4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 条,染色体臂数NF=234,核型公式为:3n=60m 24sm 36st 30t。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鲤鲫杂交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4倍,与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细胞为主的回交种。  相似文献   
39.
对1-3龄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和正常鲤鱼在高寒地区的池塘的生长、生活力、抗寒、抗病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鲤鱼的生活力、抗寒、抗病等经济性状与正常鲤鱼经t值检验均无明显差异,其抗病能力稍弱于正常鲤鱼。而转基因鲤鱼的群体中其生长个体差异大,有的个体的生长明显快于正常鲤鱼;在试验鱼群体中最大个体体质量比对照组群体中最大个体体质量分别提高了52.5%,46.0%,76.0%,这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部分受体鱼有促生长效应,促进了转基因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40.
转牛(羊)生长激素基因工程鲤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出转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实验鲤鱼一万余尾,筛选出生长速度快,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鲤鱼143尾,遗传实验证实外源基因可遗传给后代,经池塘生长实验证明于代仍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直接注入鲤鱼受精卵及确定了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等构建转基因鱼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