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0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鹿肠毒血症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肠毒血症是养鹿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 ,为有效防制该病 ,本文对近年来鹿肠毒血症 (魏氏梭菌病 )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2.
鹿源多杀巴氏杆菌荚膜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arter苹膜群鉴定法将分离于我国鹿的38株多杀巴氏杆菌鉴定为三个苹膜型,其中B型占68.4%,A型占18.4%,D型占5.3%,3株未能确定型,占7.9,证实荚膜B型是我国鹿多杀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相似文献   
53.
吉林省某养殖场饲养800只鹧鸪于1999年11月初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4.
一株粪链球菌分离株生态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健康狐粪便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为粪链球菌。小鼠腹腔感染4亿菌不致死。给育成狐口服30亿菌无异常。该菌水浴加热80℃30′仍存活,在7%氯化钠、50%牛胆汁中生长,以20亿活菌饲喂育成狐可治疗细菌性腹泻,治愈率达87.5%。  相似文献   
55.
1接种疫苗预防免疫应注意的事项对湿冻疫苗事先用冷水浸泡令其快速解冻,如犬瘟热疫苗、狐脑炎疫苗。注射器与针头需煮沸消毒,1只兽1个针头,注射部位最好先用2%的碘酊擦拭后,  相似文献   
56.
鹿魏氏梭菌病又称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胃肠正常消化功能失调,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鹿全身毒血症,其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对养鹿业危害极大,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的研究证实,近些年来,鹿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并采用筛选出的2株A型强毒菌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经现场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问 :配种前给狐口服药物 ,能避免狐阴道加德纳氏菌重复感染吗 ?答 :目前 ,加德纳氏菌疫苗在夏季很少有人应用 ,按正常免疫程序 ,种兽在 7月份应注射 1次疫苗 ,然而此时种兽一般都没最后定群 ,以及很多用户又考虑节省资金问题 ,因而往往都不注射疫苗 ,结果出现免疫空档 ,此期间  相似文献   
58.
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菌种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保存方法对狐阴道和加德纳氏菌的保存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冷冻真空干燥后-20℃至少可保存7年,液体培养菌种2-8℃可保存60d,斜面培养菌加保护剂2-8℃可保存5年;一-20℃湿冻可保存90d。  相似文献   
59.
鹿肠毒血症的综合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饲养的鹿肠毒血症(Entertoxacmia)发病率居首位,现在鹿流行的传染病当中,70%~80%的鹿场每年都有部分鹿死于该病.据统计,肠毒血症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60%以上,是对我国养鹿业威胁较大的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有关文献对其报道的也较多,但多数文章仅从临床诊断角度报道的,少数文献有部分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0.
11毛皮动物使用的常规疫苗,联苗好还是单苗好?联苗具备一针多能优点,省时省力,减少对动物的捕捉次数,降低应激反应。但从免疫效果看,联苗不如单苗可靠,联苗要想达到每个单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