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0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家蚕品种“桂蚕2号”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桂蚕2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2009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创建黄绿型茧色限性家蚕新品系,采用黄白型茧色限性材料与绿茧品种杂交、回交,通过系统选择,成功选育形成2个黄绿型茧色限性新品系,分别为限RG01和限RG02,并测定其茧层色素含量与SOD活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系中雌茧(黄茧)茧层β-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同品系的雄茧(绿茧),各种颜色的茧层SOD活性差异相对较小;以2个黄绿型...  相似文献   
23.
转EGFP基因家蚕是西南大学转成的新型绿色茧转基因新品种材料,由西南大学与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对转基因家蚕绿茧品系进行r系统分离纯化和综合经济性状的杂交改良,以期实现家蚕转基因绿茧品系的实用化,开启家蚕转基因品种实用化探索的先河。本文将该品种材料的安全饲养技术要点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了选育出可以专养雄蚕的品种,突出雄蚕个体体质强健、好养、桑叶利用效率高、茧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以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选育素材,经过多年的筛选与组配、鉴定,育成了专养雄蚕特殊用途的强健性家蚕新品种桂蚕3号,并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平均雄蚕率97.70%,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5.46%、92.33%,茧层率22.601%,万头产茧量13.770 kg,万头茧层量3.115 kg,茧丝长984.4 m,解舒率74.10%;干茧出丝率43.17%,净度94.1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雄蚕率为98.90%;死笼率为7.74%,张种产量31.64 kg,茧层率21.255%,干茧出丝率40.25%,茧丝长855.0 m,解舒率72.60%,净度94.16分,茧色均匀。  相似文献   
25.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必然成为制约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桑园管理所投人的劳动力成本占蚕业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为此,笔者研究不同的割灌机锯片用于桑树剪伐,并与手工桑剪剪伐进行对比试验,统计其剪伐效果与用工量,旨在探索蚕桑生产省力化的新途径。通过统计分析,使用割灌机剪伐与手工剪伐对桑树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有...  相似文献   
26.
桂蚕H9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特殊用途家蚕新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中,结茧率为97.29%,虫蛹率为95.99%,一茧丝长为849.51m,解舒率为74.09%,净度为91.84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单张产茧量为31.47kg,一茧丝长为712.0m,解舒率为68.06%,净度为92.26分。与现行品种两广二号相比,结茧率、虫蛹率等强健性方面两者相仿,产量、一茧丝长、净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均略低。天然黄色茧率100%,且茧色较均匀,是一对强健性天然黄色茧特殊用途蚕品种。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7.
本文阐述了桂蚕2号的原种性状、原种饲养和制种成绩,并总结了繁育桂蚕2号一代杂交种的关键技术。根据该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该品种的季节饲养;管理好桑园,提高桑叶质量;掌握好对交品种出库日差及饲养比例;控制饲养量;蚕座宜稀;小蚕精养,大蚕良桑饱食;加强蔟中保护,加强养蚕期的消毒防病,控制好发蛾室、产卵室的温度与湿度等,只要掌握好以上措施,就可以充分发挥桂蚕2号蚕种的优质高产特性。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转基因育种技术与育种方法的特点,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了转基因技术在家蚕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为家蚕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创新南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实现专养雄蚕,进一步提高广西蚕茧质量。【方法】2005年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材料进行培育改良。【结果】初步培育的雄蚕基础材料平桂12L1L2·平28、平桂10L1L2·平32在生命率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品种平桂12L1L2·平28最明显,虫蛹生命率达87.26%,比其亲本平28提高了22.15%(绝对值,下同);两个培育材料的茧层率分别为23.32%和21.64%,较充血亲本7532提高了2.44%和0.76%;其雄性个体与常规品种雌性个体杂交,所得F1代雄蚕率达100.00%、茧层率在23.50%以上、结茧率在97.00%以上,茧丝质各项指标较其雄蚕亲本均有所提高。【结论】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广西常规基础品种7532中培育改良获得的平桂12L1L2·平28和平桂10L1L2·平32,生命力较强,饲养成绩良好,经后续转育改良,可成为热带、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区内可实现专养雄蚕。  相似文献   
30.
“桂蚕二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0年育成的一对强健、好养、高产、茧丝质优的四元杂交种。蚕体强健,对叶质有较好的适应性,各龄蚕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正反交均为素蚕((白白蚕蚕)、蚕体粗壮,食桑旺盛;熟蚕正交营茧快,反交稍慢,大蚕均有背光密集性,上蔟光线宜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