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桑蚕"桂蚕一号"(9·10×7·10)是广西蚕业指导所1997年培育出来的强健高产型新蚕品种.经省级实验室共同鉴定,强健性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两广二号",万头收茧量17.17Kg,单产35.88Kg,增产10.04%,单茧丝长1026米,解舒率73%左右,出丝率17.3%左右.该品种具有强健、高产、茧大、丝质优等优点.其缺点是五龄遇到连续特高温多湿时强健性稍低.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调查在同一村屯、同一时期饲养同一蚕品种不同蚕户蚕病发生情况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我区某县蚕病发生严重的原因,结果显示凡是小蚕是在专用小蚕房饲养,并做到良桑饱食、防蚕病措施严格、饲养管理好的农户,饲养的蚕很少发病或不发病;而在人居住的房间里养小蚕的,养蚕卫生条件较差,消毒难于彻底的养蚕户饲养的蚕发病都较严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该县蚕病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3.
为选育出适合广西及亚热带蚕区饲养的卵色限性桑蚕品种,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培育出家蚕新品种桂蚕13号。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卵色限性准确率达100%。桑叶常规饲养中,以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桂蚕13号与对照龄期经过相仿;结茧率为96.86%,比对照高1.68个百分点;虫蛹生命率为95.04%,比对照高3.95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13.875 kg,比对照高2.78%;万头茧层量2.926 kg,比对照高6.98%;全茧量为1.450g,与对照相仿;茧层率21.17%,比对照高0.85个百分点;一茧丝长924 m,比对照长5.6%;解舒率73.6%;鲜茧出丝率16.60%,比对照高0.84个百分点;净度93.5分。农村生产鉴定成绩:单张产茧量36.59 kg,比对照高1.67%;健蛹率为95.00%,比对照高1.31个百分点,斤茧粒数为349粒。  相似文献   
64.
夏秋蚕品种“两广二号”自1992年省级鉴定至今,一直是两广夏秋用当家品种。具有强健、稳产、优质、易繁等优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经济效益。特别在产量方面,要求能否再增大全茧量,提高其产量。同时在繁育方面近几年“两广二号”的反交不受精卵较多,影响...  相似文献   
65.
广西现有桑蚕品种抗氟性测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现有的桑蚕品种进行了氟化物的抗性差异测试研究,测试出供试的44个桑蚕品种之间抗氟性差异,其中演金黄抗氟性最强,全龄连续添食200ppm氟化钠溶液虫蛹生命率达92.11%~4~5龄连续添食500pm,虫蛹生命率94.12%。同时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添食浓度的虫蛹生命率差异的方差分析及氟化物中毒病斑出现的时间将供试品种的抗氟性划分为强、较强、中等、弱、敏感五个级别。  相似文献   
66.
家蚕抗氟新品种"耐1"实验室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新品种“耐1”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参加广西“十五”科技攻关,为选育抗氟性强的强健性夏秋新品种所组配的一对四元杂交种,在高温多湿环境中进行NaF添食鉴定,从四龄第二口叶开始连续喂饲含氟量较高的桑叶(用300ppm的NaF溶液浸泡桑叶10分钟晾干后添食)至五龄四足天止,其结茧率为94.83%、虫蛹率90.63%,万头蚕产茧量15.398公斤,万头蚕茧层量3.334公斤,分别比对照“两广二号”高57.25%、60.83%、194.64%、206.43%,表现出较强的抗氟、抗高温多湿特性。  相似文献   
67.
为了满足现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家蚕基因资源库引进的丝胶茧品系,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的方法,成功育成5龄熟蚕上蔟只结丝胶茧的家蚕品种桂蚕6号.该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的成绩是:结茧率92.40%,裸蛹率4.20%,虫蛹生命率94.73%,强健性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营丝胶茧率10...  相似文献   
68.
69.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桂蚕N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血液性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试验鉴定表明:该品种适合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饲养。在常规条件饲养下,蚕体强健性、蚕茧产量和质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该品种在2龄起蚕经口添食NPV多角体病原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为1×10^9个/mL,比两广二号对照高1000倍,表现出较强的抗NPV特性。桑蚕品种桂蚕N2综合经济性状稳定,已通过品种鉴定,可以在广西各蚕区全年各蚕期饲养,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万灵农药90%可湿性粉剂应用于桑园的害虫防治,杀虫效力高,速度快残毒期较短,有利于养蚕用叶,对家蚕的残毒期当浓度10000倍时是9天,浓度为5000倍时是12天。两种浓度的杀虫效果都较好,且采用10000倍浓度的万灵杀虫剂既经济又缩短了残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