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2.
基质蛋白是蛋壳有机基质中的重要组分,其分泌贯穿蛋壳形成的全过程,参与蛋壳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蛋壳品质。本文从基质蛋白的种类和特点、在蛋壳中的分布和对蛋壳结构的作用,以及蛋壳中基质蛋白的调控等方面,简述基质蛋白影响蛋壳品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营养调控蛋壳品质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氨酸(Arg)水平对蛋鸭卵泡膜血管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周龄龙岩山麻鸭396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地面平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Arg的基础日粮(含0.66%精氨酸)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4%、0.8%L-精氨酸盐酸盐(L-Arg·HCl)的试验日粮,其Arg水平分别为0.66%、1.06%和1.46%,试验期17周。结果显示:(1)1.06%和1.46%Arg组试验蛋鸭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卵巢一氧化氮(NO)浓度均显著高于0.66%Arg组(P0.05)。(2)与0.66%Arg相比,1.06%、1.46%Arg组显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mRNA表达水平。而1.46%Arg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66%、1.06%Arg组(P0.05)。(3)与0.66%Arg相比,1.06%、1.46%Arg组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HIPK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日粮1.46%Arg(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L-Arg·HCl)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GFβ1和HIPK2促进龙岩山麻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量,促进其优势卵泡的卵黄沉积。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E水平对22~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 440只2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公鸡,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淀粉-豆粕型基础饲粮,各处理间除饲粮维生素E水平不同外,其他营养水平均一致。处理1(空白对照组,维生素E含量为3.59 mg/kg)为基础饲粮,处理2~6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20、40、8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21 d。试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有降低试鸡饲料采食量的趋势(P=0.051),但对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胴体品质、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8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10、20、40和80 mg/kg维生素E显著降低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添加5、10mg/kg维生素E使试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6.93%和23.46%(P<0.05),添加2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饲粮添加5、10、40、8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肝脏中α-生育酚含量(P<0.05),添加各水平维生素E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10、2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试鸡肌肉中T-SOD活性(P<0.05)。试验结果提示,仅考虑生长性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不需添加维生素E;综合各抗氧化指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到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维生素E适宜水平为13.59~23.59 mg/kg;以血清TNF-α含量、T-SOD活性为评定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出饲粮维生素E适宜水平分别为59.88和46.64 mg/kg。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9~56周龄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产蛋性能、孵化性能、蛋品质)、血清钙和磷含量及胫骨性能的影响。选用49周龄父母代黄羽肉种鸡540只,根据体重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钙水平为2.75%,处理2~6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石粉替代沸石粉使钙水平分别为3.00%、3.25%、3.50%、3.75%和4.00%的试验饲粮,其他营养水平各处理基本一致。试鸡限饲粉料125 g/d,自由饮水,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饲粮钙水平对试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蛋重、破蛋率、不合格蛋率、孵化性能、血清钙和磷含量、胫骨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3.00%钙水平组试鸡料蛋比显著低于3.50%钙水平组(P<0.05),而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00%钙水平组试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除3.25%钙水平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根据双折线模型估测49~56周龄黄羽肉种鸡获得最佳产蛋率和日产蛋重的饲粮钙需要量均为3.00%,日摄入量均为3.75 g/d。  相似文献   
26.
家禽卵巢中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和闭锁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信号传递、营养供给以及离子平衡等。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自身也受到生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热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作为研究繁殖生理调节的理想细胞模型。本文对家禽卵泡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现状及颗粒细胞在卵泡生长发育和闭锁中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并总结了原代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鸡蛋与鸭蛋的蛋壳力学特性、超微结构和蛋壳组分的异同,为精准调控鸭蛋蛋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5周龄海兰灰蛋鸡和龙岩山麻鸭所产蛋,选取平均蛋重接近生理蛋重的鸡蛋和鸭蛋各160枚,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蛋。蛋鸡和蛋鸭均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营养水平参照国家标准配制。采用蛋壳强度仪测定蛋壳强度,数显千分尺测定蛋壳膜和钙化蛋壳的厚度,计算蛋壳比例和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的超微结构,测定蛋壳有效厚度、乳突厚度和宽度,计算总厚度、有效层和乳突层比例。观察蛋壳乳突结构,对乳突结构的变异程度进行评分。蛋壳粉碎提取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方法测定基质蛋白含量,微波消解后,参照国标方法,测定蛋壳中钙、磷、镁、锰、铜、锌含量。【结果】与鸡蛋相比,鸭蛋的蛋重和蛋壳重更大(P<0.01),蛋壳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蛋壳强度、韧性和蛋壳膜厚度更大(P <0.01),钙化层厚度(不含壳膜)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厚度和单位乳突个数均显著低于鸡蛋壳(P<0.01),乳突宽度和乳突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1);蛋壳总厚度和有效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有效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01)。乳突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密度、B型和A型乳突、乳突的霰石、袖口和凹陷结构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乳突的帽子结构、汇流程度、早期融合、晚期融合的评分及乳突结构的总评分显著低于鸡蛋壳(P<0.05),表明鸡蛋壳较鸭蛋壳有较为频繁的乳突结构变异,鸭蛋壳帽子结构上沟壑状痕迹较鸡蛋壳更为深刻清晰,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乳突层与壳膜纤维间的结合更致密。鸭蛋壳中磷、铜和锰的含量更高(P<0.05),但镁和基质蛋白含量较低(P<0.001),钙和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鸡蛋和鸭蛋具有相似的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蛋壳比例、钙化层厚度、蛋壳中钙和锌的含量无差异。与鸡蛋壳相比,鸭蛋蛋壳力学特性较好,蛋壳强度和韧性较高,主要与鸭蛋壳具有较致密的超微结构和乳突结构有关,鸭蛋壳的有效厚度高、乳突排列更平整,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相邻乳突单元间致密性更好;蛋壳组分中磷、铜和锰含量高,镁和基质蛋白含量低。可通过调控蛋壳矿物元素及基质蛋白含量,影响蛋壳形成过程尤其是乳突和栅栏层中碳酸钙的沉积,增加蛋壳有效层的厚度,改善乳突层结构,从而改善鸭蛋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28.
为促进蛋禽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控蛋禽的机体健康和产品品质已成为蛋禽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锌作为蛋禽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酶和活性蛋白的必需组分和激活因子,广泛参与体内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调控蛋禽机体状态和产品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简述了锌在蛋禽中的生物学功能、在蛋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以期为锌在蛋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玉米-花生仁饼型低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1920只(公母各占1/2),公、母鸡各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个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5%、21.5%、20.5%和19.5%。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水平CP和性别对21日龄肉鸡末重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2.5%CP组和21.5%CP组ADG均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饲粮CP水平对肉鸡ADG的影响具有显著线性效应(P<0.05)。22.5%CP组公鸡ADG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CP水平组(P<0.05),21.5%CP组公鸡ADG也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22.5%CP组和21.5%CP组母鸡ADG均显著高于19.5%CP组(P<0.05)。2)饲粮不同水平CP对肉鸡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22.5%CP组F/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21.5%CP组F/G显著低于19.5%CP组(P<0.05)。3)饲粮不同水平CP均对肉鸡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1.5%CP组肉鸡氮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19.5%CP组氮利用率也显著高于20.5%CP组(P<0.05)。由此可见,以玉米-花生仁饼为基础饲粮,低CP水平饲粮中尽管补充添加了晶体氨基酸,但是还是会影响公鸡生长。1~2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母鸡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建议将公、母鸡分开饲养,以实现对其营养的精准调控,提高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脂类代谢的影响。将9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各组饲粮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55%、0.75%、0.95%、1.15%、1.35%、1.55%。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95%时,产蛋率最高,蛋重及日产蛋重最大,料蛋比最低。随着饲粮亚油酸水平的升高,蛋黄色泽显著升高(P0.05)。饲粮亚油酸水平为1.55%时,蛋黄重量显著高于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75%时(P0.05)。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亚油酸水平升高,蛋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95%时,产蛋初期蛋鸭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饲粮亚油酸水平显著影响蛋鸭蛋黄及肝脏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