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A和MEF2B)的生物学信息特征及其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揭示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挖掘地方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克隆MEF2A(NM_001083638.2)和MEF2B(NM_001145793.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ProtScal、NetPhs 3.1、SOPMA、ProtParam、PSORT II Preadict、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犊牛、青年牛和成年牛)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关岭牛MEF2A和MEF2B基因CDS序列分别编码492和368个氨基酸残基;MEF2A和MEF2B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52和39 k D,对应的理论等电点(p I)为9.07和9.35,均属于碱性不稳定蛋白。关岭牛MEF2A和MEF2B蛋白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分别占60.9%和52.2%)。关岭牛MEF2A基因与与挪威鼠和绵羊的MEF2A基因遗传距离较近,关岭牛MEF2B基因则与牦牛和绵羊的MEF2B基因遗传距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里脊和脂肪等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受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其中,MEF2A基因在犊牛各器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在青年牛和成年牛(P<0.01,下同),随着年龄的增长,MEF2A基因在关岭牛心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MEF2B基因在青年牛和成年牛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犊牛,且在关岭牛心脏、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MEF2A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心脏中高表达,而MEF2B基因在关岭牛不同发育阶段肺脏和脾脏中高表达,但在里脊中的表达相对较低。可见,MEF2A和MEF2B基因在关岭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脂肪酶成熟因子1(LMF1)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在真核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RT-PCR,Real-Time PCR,PSORT II Prediction软件结合荧光共定位的方法,克隆了从江香猪LMF1基因cDNA,构建了pEGFP-C1-LMF1真核表达载体,分析了LMF1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和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从江香猪LMF1基因与GenBank上提交的其他猪种的同源性达到了100%;LMF1基因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心中最低,且脂肪和小肠与其他7个组织相比,表达量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共定位结果表明,LMF1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表达.相关结果对后续研究LMF1蛋白与其互作蛋白在脂质代谢的作用机理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C3(ApoC3)、载脂蛋白E(ApoE)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ApoA1、ApoC3、ApoE 3个基因在从江香猪同一组织器官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间ApoA1、ApoC3、ApoE 3个基因表达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在肝脏中3个基因表达量最高;3个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与其他组织器官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3个基因主要在肝脏中发挥生理功能;在相同组织器官内,3个基因除在肝脏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P0.05),在其他组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3个基因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功能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5.
食品中铅污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品铅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食品中铅的污染较为复杂,文章从食品中铅污染的现状、来源、检测技术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从贵州省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鸭鹅中分离病原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培养特征及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20株,经PCR和动物接种试验,其中9株鉴定为RA。对不同地区分离到的这9株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15种常规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9株RA中4株为血清2型,其余5株暂未鉴定出血清型;9株分离株中,对吡哌酸、链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等耐药的菌株比例为80%以上,对先锋霉素高度敏感的菌株比例较高。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RA菌株生化试验鉴定结果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分离到的RA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药物防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 H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贵州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贵州省三穗鸭体内分离鉴定出的1株H6N6亚型AIV (A/duck/Guizhou/013/2014) HA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duck/Guizhou/013/2014的HA基因与华东地区2009年鸭源H6N6亚型AIV同源性最高,达97.5%,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P-Q-I-E-T-R-G,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而NA基因则与福建2007年鸭源H6N6亚型AIV同源性最高,达98.2%;由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可知,HANA基因在遗传进化关系上,与湖南毒株位于同一分支,而与2007年贵州分离的3株H6N6亚型AIV不处于同一分支,说明A/duck/Guizhou/013/2014与本地区的H6N6亚型AIV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贵州地区H6N6亚型AIV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8.
犬细小病毒VP2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ovirus,CPV)V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对CPV VP2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将CPV VP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VP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在不同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条件下进行原核表达,确定最佳诱导条件。最佳条件下的诱导产物经超声破碎离心后,利用镍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双重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VP2经双酶切鉴定分别获得大小为5 900 bp左右的载体条带和1 755 bp左右的目的基因条带,成功构建了pET-VP2重组质粒;重组VP2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4 ku,与预期大小一致,且在37℃、1.0 mmol/L IPTG、诱导5 h条件下表达量最高,条带最亮;蛋白超声破碎后经SDS-PAGE发现,只在沉淀中出现了目的条带,而上清中并未出现相应条带,说明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纯化后获得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双重鉴定,均在64 ku处出现条带,说明纯化后的蛋白为重组蛋白pET-VP2。本试验通过对CPV VP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成功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的CPV VP2蛋白,为今后制备CPV 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及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对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正>犬耳血肿是在外力作用下致使犬耳部血管破裂、出血,溢出的血液潴留形成肿胀,感染后可形成脓肿。大部分犬耳血肿发生于耳廓凹面,触诊饱满、有弹性、有波动感并有捻发音。临床上对于局限性小血肿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即可治愈,对于较大血肿常采取手术疗法,耳血肿后期造成感染、形成脓肿的,较难治愈。1病例介绍1.1发病情况病犬体重11 kg,腊肠犬,13岁,黑色,雄性,于2013年10月份来贵阳市某动物医院就诊。主述:患  相似文献   
30.
【目的】筛选出F3代香苏杂交猪Dickkopf-1基因(DKKI)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培育香苏杂交猪新品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深入研究DKK1基因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通过DNA混池测序的方法对164头F3代香苏杂交猪群体DKK1基因进行SNPs鉴定,采用Excel 2017计算不同基因型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纯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以卡方(χ2)检验分析基因型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F3代香苏杂交猪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F3代香苏杂交猪DKK1基因的Exon-3,4区域发现6个SNPs位点,分别是A2010T、G2012C、C2014T、A2040C、C2042A和G2044C。6个SNPs位点的Ho均高于He,其中,A2010T、G2012C、A2040C、C2042A和G2044C等5个SNPs位点的PIC处于中度多态水平,C2014T位点的PIC则处于低度多态水平。χ2检验结果表明,仅C2042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其他5个SNPs位点(A2010T、G2012C、C2014T、A2040C和G2044C)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3代香苏杂交猪DKK1基因A2010T、G2012C、C2014T、A2040C和G2044C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体高、胸围、管围、胸深和腿臀围方面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论】F3代香苏杂交猪DKK1基因A2010T、G2012C、C2014T、A2040C和G2044C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高、胸围、管围、胸深和腿臀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培育新品系的主效候选基因或与主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