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多效唑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采用3个不同浓度处理,开展封梢控制沙糖橘夏梢生长试验及不同地区、不同橘园应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柑橘春梢老熟夏梢抽发前以封梢乳油166.67、250、500 mg/kg喷雾树冠2次,对沙糖橘夏梢萌发和夏梢生长有明显控制作用。第1次药后45天,与清水相比,夏梢控制率分别为48.29%、54.39%、65.30%,多效唑833.33 mg/kg控梢率为25.39%,封梢供试高、中、低3浓度控梢效果极显著优于多效唑。不同果园应用试验示范,封梢的控梢效果达50 d左右。推荐生产中使用125 g/L封梢(氟节胺)乳油的经济有效浓度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52.
化学防治是柑桔溃疡病防治的主要手段,目前由于铜制剂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柑桔溃疡病菌对铜制剂抗性增加和柑桔红蜘蛛再猖獗的问题。在广西灵川一个历年柑桔溃疡病发生严重的果园中,针对脐橙夏梢柑桔溃疡病的防控,以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对20%噻唑锌悬浮剂常规叶面喷施(40%夏梢长出2 cm时喷第一次,此后间隔10 d再喷2次)及"一灌两喷法"用药(萌梢前15 d,40 mL/株灌根一次;15 d后40%梢长出2 cm时用400倍液叶面喷施2次,间隔10 d一次)的防治效果及残留进行测定,并开展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噻唑锌"一灌两喷法"田间用药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效果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噻唑锌及氢氧化铜常规叶面喷施;噻唑锌"一灌两喷法"用药后45 d检测果实上的残留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在培养基上,噻唑锌对柑桔溃疡病菌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53.
贡柑黑腐病是近年来在贡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可导致嫩梢快速枯死,大量嫩叶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本研究从病区采集发病枝叶,对贡柑黑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贡柑黑腐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芸薹链格孢菌A.brassicae(Berk.)Sacc.和柑桔链格孢菌A.citri Ellis et Everhart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断该病原菌为柑桔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54.
对广西桂北地区的‘红阳’猕猴桃自然生长果和CPPU处理果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对比两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较快生长"4个阶段,果实横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3个阶段;6月3日(落花45天)靠近果心的果肉开始转为红色,7月1日(落花75天)有少量种子变为黑色;果实的果心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生长变化呈单曲线缓慢增大或增高趋势;果实果汁率的生长变化呈"高-低-高"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全糖含量的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的"S"型增长趋势;在落花25天用10mg/L CPPU溶液处理幼果后,可促进果实生长膨大,提高内质,加快成熟,降低果实干物质含量,增大果心,但没有改变果肉和种子颜色的变化时间以及各指标生长峰值的出现时间,果实大小、内质的生长变化趋势基本和自然生长果的一致。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广西8个乡(镇)的新种柑桔果园进行调查,发现1~3年生幼龄树发生黄化现象主要是由于柑桔黄龙病为害和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建议种植柑桔无病苗木,加强对柑桔木虱的防治,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针对性的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促使幼树健康生长,早日投产.  相似文献   
56.
梨黑斑病(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各梨产区都有发生,引起梨树落叶、落果和烂果,导致产量锐减,损失很大。为了摸清防治梨黑斑病常用药剂的真实效果,以供生产之参考,笔者对下列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57.
桂林地区贡柑结果习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贡柑原产广东,是橙与桔的自然杂交种。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宽皮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又由于其果实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所以很受消费者青睐。2002年2月笔者从广东省德庆县引进一批接穗嫁接在枳砧上,次年定植,2004年有少量挂果。为了  相似文献   
58.
目前国内对葡萄枯枝问题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的文献鲜见报道。近几年,在浙江、江苏、江西、云南等地有葡萄衰退枯枝现象。笔者于2009年5月在广西全州县才湾镇野鸭口村黄某的维多利亚葡萄园也发现类似现象。据园主介绍,该葡萄园于2007年定植,苗木从浙江调进,2008年开始发现早春植株象缺素状,叶片小,枝条长势很弱,进而有枝枯、花枯现象。  相似文献   
59.
桂林地区桔小实蝇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在桂林市的灵川县、阳朔县及桂林市郊等柑桔产区进行了桔小实蝇为害情况调查,研究了桔小实蝇雄成虫的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性引诱剂和化学农药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受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早熟柑桔品种(如特早、早熟温州蜜柑等)>中熟柑桔品种(如中熟温州蜜柑、南丰蜜桔、沙糖桔等)>迟熟柑桔品种(如椪柑、金柑、甜橙类等);在桂林市郊及郊县7-11月为桔小实蝇成虫盛发期,高峰期出现在8-9月;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蝇醚)结合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0.
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在含己唑醇系列浓度的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计算出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0407+2.3632x,r=0.9971,药剂EC50=2.5464mg/L,EC95=12.6463mg/L,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田间药效显示,5%己唑醇悬浮剂250mg/667m2药后15d防效达69.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