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浓缩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的过程中操作压力、藻液起始浓度、浓缩时间等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16MPa,藻液起始浓度为75-100万何mL,浓缩时间为6~8h的条件下,平均膜通量最大为527L/(m^2·h)。实践证明,利用中空纤维超滤浓缩机高效浓缩单细胞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以1年生仿栗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仿栗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仿粟幼苗的生理活性影响较大,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仿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其潜在的光合能力;同时施肥处理对仿栗叶片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随物候期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处理N500P200K500的效果最好,保护酶的活性最高,叶片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最弱,与不施肥处理形成显著性差异,这为通过施肥来提高仿栗的生长速率和抗逆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性系、杂交组合、半同胞3种不同类型的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油茶叶片分为1年生和2年生,前者占55%,后者占45%,且3种不同类型良种的叶片构成比例基本一致;1年生枝条长度比2年生枝条少2 cm;1年生枝条分枝角度约42°,2年生枝条分枝角度45°.油茶叶片数、枝条长度、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3个类型的良种基本保持一致.平均每枝挂果数,无性系最多,杂交组合次之,半同胞最少.结果还发现油茶枝梢生长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对冠幅、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4.
【研究目的】了解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及花粉生活力,探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并对花粉生活力进行分级。【方法】以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观察花粉形态,采用人工直接授粉法、TTC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花粉生活力分级采用聚类分析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油茶花粉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形状从平面角度观察呈椭圆形、三裂圆形、圆形等,花粉大小为44.1μm×29.2μm;不同品系的油茶花粉生活力差别很大。【结论】油茶花粉形状绝大部分为椭圆形,花粉大小属于中等。花粉生活力可分为5级,其测定必须结合多种方法,而TTC法是较为理想的快速测定法。  相似文献   
25.
东北部分地区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东北部分地区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在兰氏分群的基础上,对东北部分地区分离的12株猪链球菌进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测定和相关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均属于D群,其中91.7%对多西环素耐药,100%对土霉素耐药,83.3%对盐酸金霉素耐药;12株菌均扩增出tetM基因,但未扩增出tetO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tetM基因与GenBank中的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等的tetM基因的同源性为94%~100%。  相似文献   
26.
以提高玉米秸秆预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和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为目的,采用绿色木霉进行玉米秸秆预处理,通入外源氢气加强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36℃,时间为2 d,初始料液比为1∶1的绿色木霉处理条件时,还原糖含量最高,为27.66 mg·g-1,预处理后累计产甲烷量比未经预处理实验组提高了39.0%,绿色木霉加氢组累计产甲烷量为木霉预处理组的2.6倍。表明绿色木霉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有促进作用,外源加氢可有效提升厌氧发酵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27.
 对沙蜂亚科的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该亚科目前世界已知3族84属1699种。此外对沙蜂亚科的生物学特性、分类研究简史、地理分布等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在不同PEG浓度和处理时间下,仿栗种子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EG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仿栗种子的SOD和CAT活性,且以浓度为200 g/L的PEG浸种2 d的效果最为明显,SOD活性较对照提高了83.13%,CAT活性较之对照上升了19.34%.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均降低了仿栗种子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制备兔抗双峰驼Toll样受体5(TLR5)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选择双峰驼TLR5基因序列,经软件分析选择其编码区的膜外区1~499氨基酸位为主要抗原位,再选取对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合成,并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TLR5,对其进行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鉴定。将pET28a-TLR5转染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IPTG浓度(0.1,0.2,0.4,0.6,0.8,1.0 mol/L)和诱导时间(2,3,4,5,6,7,8,9 h)进行优化。将表达的蛋白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以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多抗效价,用Western blot检测和免疫组化验证评价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TLR5,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7 ku),且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IPTG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浓度为1 mol/L,诱导时间为6 h。TLR5多抗血清效价为1∶128 000。Western blot鉴定表明,TLR5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LR5多抗能很好地识别成年双峰驼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中的TLR5阳性细胞。【结论】成功制备出特异性良好的兔抗双峰驼TLR5多克隆抗体,能够用于TLR5的检测。  相似文献   
30.
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是黏膜免疫系统中两种重要的效应细胞。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中的分布特征。以20只健康成年家兔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腭褶皱和牙齿特征,依次将家兔鼻腔分为Ⅰ、Ⅱ、Ⅲ、Ⅳ、Ⅴ 5段,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对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每段都有分布,主要弥散分布于鼻黏膜固有层中;其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一般位于细胞一侧,胞质丰富呈阳性反应。统计结果显示: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鼻腔不同段的分布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鼻腔第Ⅳ段、第Ⅴ段、第Ⅲ段、第Ⅱ段、第Ⅰ段。其中分泌IgA的浆细胞在鼻腔Ⅲ、Ⅳ、Ⅴ段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鼻腔Ⅰ、Ⅱ段(P<0.05),在上颌鼻甲、鼻中隔和筛鼻甲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上鼻甲(P<0.05);与分泌IgA的浆细胞相比,分泌IgG的浆细胞除鼻腔第Ⅳ段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鼻腔Ⅲ、Ⅴ段(P<0.05)外,其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与分泌IgA的浆细胞类似。结果证明,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弥散分布于家兔每段鼻腔的鼻黏膜固有层中,有利于SIgA和IgG分子在整个鼻黏膜形成完整的保护屏障;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主要分布在家兔鼻腔Ⅲ、Ⅳ、Ⅴ段及上颌鼻甲、筛鼻甲和鼻中隔,提示这些区域是家兔鼻腔免疫的重要效应部位。本研究为家兔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及进一步探讨家兔鼻腔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