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57篇
  60篇
综合类   561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中国杯”而言,连续参加3届比赛的刘成林是位不折不扣的老选手。在评委的印象里,刘成林对作品主题的诠释、尺寸的把握恰到好处,色彩运用到位,技术手法娴熟,临场应变能力强。在其他选手眼中,刘成林“可中可西”,东方式插花和西式花艺能力均衡,是位实力强劲的对手。在征战中国杯的路途上,刘成林的排名从第三届的第4名到上届的季军,再到本届比赛的亚军,他一次次用实力书写着花艺的绚烂。  相似文献   
72.
嗜盐古菌存在于高盐水体中,是高盐环境微生物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从日晒盐场结晶池卤水中分离得到的3株红色嗜盐古菌,分别命名为Haloarcula sp.HG-1、Haloferax sp.KN-4和Halorubrum sp.IT-5。采用悉生实验系统,探讨不同盐度(30、100和150)条件下3株古菌能否作为卤虫(Artemia)的唯一饵料,并比较其作为饵料对卤虫存活、生长和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30的悉生系统中,投喂3株古菌组卤虫存活率和体长均保持较高水平;鳗弧菌攻毒条件下,卤虫存活率有所下降,其中投喂Haloferax sp.KN-4菌株组卤虫抗鳗弧菌感染能力最强。正常和攻毒条件下,在盐度100和盐度150悉生系统中分别投喂3株古菌,卤虫均保持较高存活率和体长,其中投喂Haloarcula sp.HG-1菌株组卤虫具有最高存活率和最长体长,但攻毒组卤虫存活率和生长普遍优于未攻毒组,这可能与高盐条件下V.anguillarum毒力下降有关。本研究利用"卤虫-古菌"悉生实验系统,证实了3株嗜盐古菌均可作为卤虫的唯一饵料,为卤虫提供营养;利用"卤虫-古菌-致病菌"攻毒实验系统,证实3株嗜盐古菌均可以增强卤虫抗鳗弧菌感染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研究古菌在高盐环境食物链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3.
水产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体系,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如养殖密度过高,溶解氧(DO)、酸碱度(pH)、温度(T)、重金属含量等急剧变化,就会给病原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滋生环境,造成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下降,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为了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目前主要是通过多糖诱导增加免疫因子的效益和活性,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多糖类物质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研究。一、多糖类物质在鱼类疾病防治上的应用作为病原菌的致病因子和免疫刺激因子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脂多糖(LPS)是由O-抗原多糖、脂类A以及起联结作用的芯糖链等3个…  相似文献   
74.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08±0.09) g的大菱鲆,8周后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为200 mg/kg时,大菱鲆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照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最低;大菱鲆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g/kg试验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和4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大菱鲆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量为189.70 mg/kg。  相似文献   
75.
针对生物质常温闭式成型机的不足,本文引入了开式成型的概念,并在原有闭式成型机液压驱动设备的基础上,改进了成型腔.通过对生物质原料的力学分析,设计了开式成型的变径成型锥头.并使用小刨花、锯末等材料进行验证,探讨了对生物质常温变径成型机成型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确定了较高成型质量时成型腔的压缩比范围.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复混肥OCF1、OCF2、OCF3。以Q681 (全两优681) 和EK1 (鄂科1号) 两种常规中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淹水 (WL)、增氧灌溉 (MBWI) 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 (FCP) 为对照,一次性基施OCF1、OCF2、OCF3 3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机氮含量和pH,测定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   【结果】   增氧措施OCF2和OCF3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移栽期、分蘖期、齐穗期和乳熟期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WL、MBWI和FCP处理相比,OCF1、OCF2和OCF3处理的土壤在分蘖期和齐穗期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以OCF2和OCF3的作用最明显;整个生育期,对照和各处理的土壤pH没有显著差异,与WL处理相比增氧型复混肥还可提高齐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所有增氧处理均能够保持或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其中OCF2和OCF3表现最明显。与WL处理相比,各增氧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OCF3处理增幅最大,提高了11%以上,高于或显著高于增氧灌溉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处理 (MBWI和FCP)。OCF3处理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比淹水灌溉WL处理分别提高25%、38%和107%,比MBWI和FCP处理提高29%~58%。   【结论】   增氧型复混肥能较长时间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与分次追施过氧化钙和增氧灌溉相比,肥料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氧化钙制备增氧型复混肥提高水稻土通气性的效果更好,操作更加方便,是提高水稻专用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利用沿海池塘养殖海蜇,在渤海湾滨州沿海,已成为继海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后的又一大亮点。我们经过二三年的反复试验养殖,发现五种外界因素对海蜇生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8.
今年7月1日以来,中国南方多地出现了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高温热浪天气。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月30日1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正式签署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这是中国气象局今年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也是自2010年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首个针对高温的应急响应。与此同时,广州和沈阳等地又遭受了重大降水,其中嫩江、松花江和黑龙江干流水位持续超警戒水位,堤防长期高水位挡水,多地险情频发,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9.
拯救斑鳖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人一定对最后驮着唐僧师徒四人跨过通天河去西天取经的那只巨大癞头鼋不陌生。然而,这巨大无比的癞头鼋并不仅仅存在于小说里,它其实一直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它的名字叫斑鳖,是陆地上体积最大的一种龟鳖,体长可达1米多,重达100多公斤,寿命长达几百岁,堪称现实版的“神兽”。虽然斑鳖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数亿年,我们却只是在十几年前才为它验明正身,确定了它独一无二的身份。  相似文献   
80.
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新型污染物以及它所带来的饮用水污染问题引发人关注。除了传统的农药等有机物之外,以新产生的化工产物和生活类药物残留等为代表,新型有机污染物正大量进入水体,甚至水源。据了解,尽管这些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含量极低,但即使低浓度暴露也会给水生生物带来遗传和发育毒性,如抗生素导致的微生物抗性基因污染,就可能制造出耐药性、抗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这些污染物已逐步被联合国及一些国家列入相关研究计划,其中一些已被列为英美及欧盟的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