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43篇
  127篇
综合类   889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558篇
园艺   226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是水稻的主要病原细菌之一,该菌引起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Xoc GX01菌株基因组中含有一个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的致病相关基因vemR一致性高达95.27%的同源基因XOC2152,其编码蛋白中含有磷酸信号识别受体REC结构域。为了研究XOC2152基因在Xoc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基于自杀质粒pK18mob同源整合方法,构建了XOC2152的非极性突变体NK2152。该突变体的胞外多糖产量仅为野生菌株的27.33%,平板游动半径为野生菌株的40.96%,对铜离子耐受能力极显著降低。针刺接种水稻(日本晴品种)10d后,Xoc GX01处理的病斑平均长度为(3.86±1.19)cm,而突变体NK2152处理的病斑长度为(0.98±0.45)cm。带有该基因片段的pLAFR3可以互补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变化。上述结果表明XOC2152基因具有与Xcc的vemR类似的功能,被命名为vemRXoc基因。本研究表明XOC2152基因(vemRXoc基因)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力、胞外多糖产量、运动能力以及对铜离子的耐性等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提高太阳能水纯化热水一体化的集热性能及产水率,该文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太阳能水纯化热水一体化能量转化和传递模型。采用双真空热管集热,设计了蒸发、冷凝水箱及蓄热水箱,建造了Φ58 mm×1.8 m×24玻璃双真空热管集热试验装置。运用软件Matlab数值运算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蓄热温度从50℃到70℃,系统产水率及性能系数先随着蓄热温度升高而增大,至60℃左右最大,然后随着蓄热温度升高而减小。60℃定温蓄热比60℃定量蓄热日产水量高847.9 mL,总性能系数增加0.102,产水率增加0.056。此外试验研究了不蓄热工况的系统性能,产水量为5 978.4 mL,系统总性能系数1.2498,产水率0.468,比60℃定温蓄热工况下性能系数低0.3979,产水率减小0.219。该文的研究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海水淡化相结合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农作物秸秆在微波辐照下的热解特性,采用定制的微波加热装置,进行了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试验,并对秸秆微波热解的产物和能耗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过程中料包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升温迅速。微波输入功率是影响加热过程的关键因素, 同时料包内部的传热传质对温度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微波加热会引发秸秆的热解反应,气体产物主要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组成,通过氮吸附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到了固体产物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微波热解电耗较大,应该合理选择微波功率和物料处理量,以提高经济性。该文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94.
数据共享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开展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对于加强黄土高原小流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崆峒区甲积峪小流域为例,通过部门调查和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方案试点,明确了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资源的现状、共享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共享潜力;提出了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方案,为实现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提供一个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995.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利用稻田沟渠及浅水环境,种植水稻的同时进行虾类养殖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虾品种可选择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等。我们进行了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针对川西平原区粳稻产量较低的现状,通过开展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川西平原粳稻丰产技术集成和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家禽肠道微生物区系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肠道微生物通过促进宿主肠道发育、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增强宿主免疫力等,在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家禽肠道微生物定植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为制定更加合理的营养水平、调控菌群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奠定理论基础。为全面揭示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功能,文章从肠道微生态平衡体系的建立、不同肠段微生物的空间分布、肠道微生物生理和营养物质代谢功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家禽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家禽规模化养殖中饲粮配方设计、改善肠道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在育肥饲料中添加虾青素会影响中华绒螫蟹肠道及鳃内的可培养优势菌群以及机体的免疫力,本实验旨在探讨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及养殖水体对其肠道和鳃部菌群的影响。采用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0.00、26.60、41.62、81.37和75.35 mg/kg,分别对应饲料1#~5#)对雄性中华绒螫蟹进行育肥70 d后,利用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传统分离和纯化,所得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再进行同源性分析后做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分离获得的106株细菌(登录号:KU570293~KU570368,KU570370,KU570372~KU570383,KU601302~KU6013 16,KU720553)中,92株为优势菌株,其中,肠道、鳃部和水体各29、32和31株。肠道中的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而鳃中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养殖水体中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饲料2#组肠道中可培养细菌总数最高(1.06×10~8cfu/g);饲料5#肠道中的潜在致病菌数量最低,但其可培养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饲料3#组肠道和鳃中潜在致病菌数量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虾青素能够显著影响雄性中华绒螫蟹肠道和鳃中的菌群构成,但对水体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首次对投喂不同含量虾青素饲料的育肥期雄性中华绒螫蟹肠道、鳃及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分析,探究了饲料中虾青素含量以及养殖水体与蟹肠道内可培养细菌之间的联系,为中华绒螫蟹营养免疫和菌群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易粒化柚和不易粒化柚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差异,以易粒化品种三红蜜柚、红肉蜜柚和不易粒化桂红柚1号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后贮藏于温度18℃、空气相对湿度50%的贮藏室,于贮藏0、20、40、80和120 d时取样测定了粒化指数、失重率、果肉出汁率、抗坏血酸(ASA)、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结果 表明,桂红柚1号在采收...  相似文献   
1000.
烟酸是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前体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烟酸是一种多功能物质,对动物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烟酸在保护神经系统、抗炎症和调节脂肪代谢等方面的功能,重点从烟酸和烟酸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2方面探讨了烟酸调节机体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烟酸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