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图嘎煤矿排土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物笆与沙障2种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状况(温度、湿度、有机质、pH值)和植被状况(种类组成、密度、盖度)的测定与分析,对其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分析表明,生物笆区的表土温度比沙障区低2~5℃,生物笆具有遮阴性;生物笆区的表土湿度比沙障区增加0.60%~1%,生物笆具有增湿性。在措施实施5 a后,生物笆区的表土有机质比沙障区增加了2~5.80 g/kg。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所占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生物笆区比沙障区多13.84%;生物笆区以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较大并占有绝对优势,沙障区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生物笆区的植被平均密度比沙障区多2.60株/m2,盖度大18.50%。在锡林郭勒草原矿区目前常用的生物笆(单网格20 cm×20 cm)治理措施比沙障(行距30 cm,株距10 cm)更有利于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2.
淇河鲫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的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其GenBank注册号为DQ350437.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克隆到的淇河鲫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包括633个核苷酸,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把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N端含6个组氨酸的融合多肽.SDS-PAGE结果表明,0.1 mmol/LIPTG诱导表达的蛋白约为23.5 kD,其表达量超过蛋白总量的50%,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细菌裂解液沉淀溶于8mol/L尿素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分子量约为23.5kD的单一蛋白带.  相似文献   
23.
径流林业是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在干旱的气候、土壤环境中为林木的生长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使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长快速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4.
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使用该药剂450750 mL/hm2,连续用药2750 mL/hm2,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73次,每次间隔710 d,对西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西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5.
针对寿光市集约化蔬菜种植情况下农资企业农化服务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户和企业对农化服务模式的需求,运用实地数据采集、问卷调查等方法,总结了农资企业存在的活力强、效率高的农化服务模式,主要为媒体宣传模式、技术下乡模式、示范户模式3种。  相似文献   
26.
共轭亚油酸(CLA)又被称为过瘤胃脂肪酸。近年来,随着CLA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被陆续发现,通过饲养途径如何提高反刍动物产品中CLA含量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查阅国内外CLA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影响反刍动物产品中CLA合成的因素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7.
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是在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制种、拌料、喷浇过程中,通过采用磁处理水,达到技术增产的目的.课题组于2006~2007年经过反复试验,确定可以应用于杏鲍菇实际生产的最佳方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菇质水平的目的,为我国的杏鲍菇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条件.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2004年广西引进了性诱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示范研究与推广应用,基本摸清了各类性诱剂的诱蛾量、放置高度、放置密度、放置方位、控害效果等关键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各类害虫诱捕器153.28万个,应用面积7.12万ha,节支增收超过5亿元,减少农药使用量394.04t,与频振诱控技术、生态粘虫板诱杀技术配套集成形成植保"三诱"技术,是推进绿色植保、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9.
用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及由2%的蔗糖溶液+75 mg/L柠檬酸溶液+100 mg/L氯化钴组成的混合液处理菊花品种九香丛片切花,并测定了经处理的切花的有关生理生化性状.结果表明:处理后第10天开始,其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经化学混合液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3.2倍,且呼吸高峰延迟了10 d.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电导率比对照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的0.60和0.62倍,表明该混合液对菊花品种九香丛片切花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2%的蔗糖溶液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不同LED光源下培养的马铃薯组培苗在形态特征上差异明显,为探索这种差异是否会对其移栽后产生进一步影响,试验研究了100%红光(R)、100%蓝光(B)、100%绿光(G)、75%红光+25%蓝光(RB)、45%红光+35%蓝光+20%绿光(RBG)和100%白光(CK)6种光谱下培养4周的马铃薯组培苗温室移栽后植株的生长和结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的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后缓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结薯前期SPAD值及结薯期各器官生物量均始终高于CK和其他处理,且该处理下最大薯的干鲜重和有效微型薯占比分别较CK提高45.66%、45.09%和10.93%。R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结薯期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单株结薯数目提高29.60%,但有效微型薯占比较CK降低63.97%。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和结薯指标均表现最差。组合光谱RB和RB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指标和微型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因此,单色红、蓝、绿光谱处理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会持续至其移栽后植株幼苗生长,甚至结薯期,组合光谱RB和RBG则不会。在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上,单色蓝光和单色红光作为照明光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组合光谱RB和RBG可作为白色光源的替代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