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郏县红牛是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的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因其毛色多呈红色,故称郏县红牛。郏县红牛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牛肉品质好等诸多特性,是不可多得的肉牛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曾达到养殖高峰。随着后来的诸多原因,整个产业不断萎缩,面临着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开发不足、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产品开发落后等诸多问题。现今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郏县政府大力推动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为了郏县红牛的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生产要素从几个方面提出思路,为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潮湿环境对奶牛血常规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持续降雨后某运动场积水的牛场,采集45头奶牛血液样本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运动场没有积水牛场,采集30头健康牛血液样本作对照组,检测其血常规。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奶牛血液的RBC、HGB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WBC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显示,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奶牛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胚胎移植前供体牛与受体牛血浆外泌体miRNA的表达差异, 以明确血浆外泌体miRNA在牛早期妊娠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以3~6岁、体重480~600 kg的夏南牛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10头供体牛进行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人工授精, 23头受体牛只做同期发情处理。在人工授精后第7天, 冲洗供体牛子宫以获取囊胚, 选取3头囊胚数相近的供体牛及3头与供体牛体重和年龄均相近的受体牛, 颈静脉采血, 进行血浆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然后提取血浆外泌体miRNA, 并检测其表达量; 采用R语言中的DESeq差异算法计算P值, 并筛选出P<0.05的miRNA, 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6个样本的囊泡粒径均在135 nm左右, 符合外泌体的特征。与供体牛相比, 受体牛中有9个miRNAs表达显著上调(P<0.05), 13个miRNAs显著下调(P<0.05);22个差异表达的miRNAs中, 有15个miRNAs预测出无重复的靶基因2 990个。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在与生物黏附(biological adhesion)、定位(localization)、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功能有关的通路上, 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与黏着斑(focal adhesion)、黏着连接(adherens junction)有关, 提示血浆外泌体miRNA可能参与调控胚胎着床。【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和探究影响胚胎着床的血浆外泌体miRNA提供参考, 并为进一步阐明血浆外泌体miRNA在母牛早期妊娠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测南阳牛BoLA-DRA编码蛋白区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结果]DRA基因与其它物种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进化树分析羊与牛在同一个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BoLA-DRA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1个跨膜螺旋的膜蛋白,7个功能结构域,6个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N末端包含信号肽序列,其切割位点位于26~27位的氨基酸之间.亚细胞定位该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由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β转角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形成二级结构.[结论]本试验初步获得了BoLA-DRA编码蛋白区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5.
16.
国家"十二五"计划鼓励肉牛集中专业育肥,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稳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肉牛生产效率。人工授精技术是肉牛规模化生产必备的技术,人工授精受胎率是反映人工授精技术高低的标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笔者通过对影响人工授精技术受胎率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提高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几项措施,以期为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1加强对种牛的科学饲养管理1.1选择优良公、母牛做种牛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安格斯牛生长相关的受选择基因,为肉牛生长相关主效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本试验共采集72头南阳牛母牛和14头黑安格斯牛母牛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得全基因组SNP标记并对试验个体基因型进行分型。通过计算各SNP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和核苷酸多态性(π ratio)筛选两品种间的差异基因组区域,并与动物QTL数据库中牛生长性状QTLs进行比对,重合区域作为候选区域。随后对候选区域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以筛选候选基因,并根据"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对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经筛选后,本试验共得到69 762个SNPs,以Fst值和π ratio值的99%分位数为阈值筛选得到33个两品种间高度差异的基因组区域,其中16个基因组区域与生长性状相关QTLs重合。这些区域共包含27个基因,其中4个基因(FXR1、ADARIGF1和MNF1)与骨生长、肌肉发育和生长调控有关。FXR1和MNF1均在骨骼肌组织中高表达,ADARIGF1分别在脑组织和肝脏中表达最高。结果提示,IGF1基因可作为影响肉牛生长的关键候选基因,FXR1、ADARMNF1基因可优先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阳牛生长性状相关基因组区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筛选和鉴定与南阳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和候选基因,从而更好地了解牛生长性状的遗传机制。试验共采集71头南阳牛母牛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得全基因组SNP标记并对试验个体基因型进行分型。对每头个体初生重及不同月龄(6、12、18、24、36)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坐骨端宽及每6个月体增重等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后,对其中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以筛选候选基因。结果显示,共获得141 755个筛选后的SNPs,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5个分别与12月龄体重(8号染色体:17 320 634~17 347 720 bp)、12月龄胸围(2号染色体:15 063 190~15 155 309 bp)、24月龄体斜长(11号染色体:60 727 342~81 425 987 bp)、36月龄坐骨端宽(14号染色体:15 635 762~15 643 272 bp)和12~18月龄体增重(26号染色体:40 456 192~40 456 477 bp)等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域(LOD≥6.35)。通过对5个基因组区域内的186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筛选得到11号染色体上的8个基因(BMP10、IFT172、SDC1、TCF23、TRIM54、RAB1A、VPS54和GDF7)与骨生长、肌肉发育和生长调控有关,建议其可优先作为牛生长性状相关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2022年3月,河南省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寄生虫卵检查、小球隐孢子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抗体检测,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组织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牛轮状病毒抗原6头阳性,阳性率100%;冠状病毒抗原4头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66.7%;其他病原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改善饲养管理、补液、收敛、止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临床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引发公、母牛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牛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牛繁殖障碍,有的牛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众多,牛场不规范的引种和配种、粗放的饲养管理成为牛场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和实施免疫保健程序,加强牛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控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长远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