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揭示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leptin)在调控骨骼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leptin对骨骼代谢的中枢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区域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来完成.本文主要就leptin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做一综述,为增进人类骨骼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母猪繁殖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第3胎次PIC母猪3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即对照组、2%大豆油组和2%脂肪粉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粉组第3周平均日增重(ADG)和第3周窝增重分别提高了26.29%(P<0.05)和23.93%(P>0.05),大豆油组分别提高了19.72%(P>0.05)和17.85%(P>0.05)。且脂肪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且脂肪粉优于大豆油。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对亮氨酸调节试验动物(如鼠)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亮氨酸对于骨骼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不仅是其可以提高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还由于其可以减少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而这一过程中,亮氨酸对于骨骼肌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多条途径都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亮氨酸对动物(如鼠)骨骼肌及其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调节作用,并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当中亮氨酸的相关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通过研究精氨酸(Arg)对低出生重(LBW)哺乳仔猪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Arg改善LBW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可能机制。试验选取体况接近、产期一致和胎次相近的初产母猪所产仔猪,4日龄时,选取20头LBW[体重(1.16±0.08)kg]和10头正常出生重(NBW)[体重(2.07±0.10)kg]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的原则分为NBW组(饲喂基础饲粮)、LBW组(饲喂基础饲粮)和LBW+Arg组(基础饲粮补充1%Arg)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人工乳饲养21 d。在第22天,屠宰并收集所有试验猪的血清与肝脏样品,检测生长性能、氧化还原状态与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与NBW仔猪相比,LBW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干物质摄入量(ADMI)显著降低(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环氧化酶(COX)Ⅰ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肝脏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mRNA表达量有下调的趋势(P=0.089);2)饲粮补充Arg显著提高LBW仔猪末重、ADG和ADMI(P<0.05),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和肝脏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显著提高肝脏ATP含量(P<0.05),显著上调肝脏GPx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mRNA表达量(P<0.05),并且有上调肝脏CAT(P=0.056)、COXⅣ(P=0.063)和OPA1(P=0.087)mRNA表达量的趋势。以上研究表明,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受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饲粮补充1%Arg显著提高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LBW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5.
家禽饲料评定的代谢能体系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代谢能体系在家禽饲料评定中的有效性。AME及AMEn均低估了饲料的生物有效能(BE),且变异很大,主要受采食量的影响(AMEn稍优于AME)。TME高估了BE,特别是在低采食量时,但变异幅度大大低于AME和AMen。TMEn最接近BE,不受采食量的影响,变异最小。在测定方法上,TME和TMEn比AME和AMEn简单,需时短,成本低。生产实践中,用真代谢能来配制饲粮能准确地反映家禽的的生产成绩,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真代谢能,特别是TMEn是评定家禽饲料营养价值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06.
徐静  余冰  陈代文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359-4364
 【目的】通过考察生长猪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后不同时间点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氧化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探明氧化应激的持续时间和血清敏感指标,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方法】选用DLY生长猪8头,体重(36.00±2.50)kg,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猪。应激组按8 mg?kg-1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35 d,在试验第0、1、2、3、7、14、21、28、35d空腹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力以及代谢产物。【结果】Diquat极显著降低了试验前期和全期试猪的生产性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第7、14、21、28天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能力,显著提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在第7、14、21、28天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降低趋势,过氧化氢(H2O2)含量有增加趋势。到第35天,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按8 mg?kg-1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溶液,可诱导生长猪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效应可持续28 d,血清SOD、GSH-Px、CAT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反映氧化应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种类风味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用192头5周龄断奶的约克夏仔猪进行30天饲养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四种拜耳风味剂--甜味素(Megasweet)、富可香(Frucovarom)、乳馨香(Startarom)和可可香(Kovarom)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12个处理,其中,处理1~9为L9(3)^4正交设计,研究甜味素、富可香和乳馨香三个产品的适宜用量及最佳组合:处理10添加可可香,处理11不含风味剂,处理12添加某进口风味剂。结果表明,四种拜耳风味剂均可提高仔猪采食量,提高增重速度。其中,乳馨香的效果最好;甜味素、富可香和乳馨香三个产品的适宜用量均为300g/t;当乳馨香与富可香或甜味素合用时,富可香或甜味素的添加量对联合使用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饲粮短期高剂量添加天冬氨酸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短期添加不同水平的天冬氨酸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处理组镁(天冬氨酸镁)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 500、2 500和3 500 mg/kg。结果表明:屠宰前7 d饲粮添加天冬氨酸镁提高了猪肉品质,背最长肌肉中镁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35%(P<0.05)、16.83%和18.61%(P<0.01),血清中镁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4.29%、27.14%和34.29%(P<0.01);显著提高了猪肉的初始pH(6.16~6.50)和最终pH(5.61~5.75)(P<0.05);对肉色评分改善显著(P<0.05);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5);但对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眼肌厚度和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等无显著影响(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镁的添加量在2 500~3 200 mg/kg时,对pH、滴水损失和肉色的改善作用达到最大,此时血清和肌肉中镁的含量约为0.90 mmol/L和241 mg/kg。  相似文献   
109.
日粮电解质平衡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电解质平衡对动物生产性能、动物健康、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及添加酸化剂对体内酸碱平衡和日粮电解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著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著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著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