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前殖吸虫寄生在鸡、鸭、鹅及其它鸟类的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偶见于蛋内。常引起禽类消瘦、贫血、生长缓慢,严重时继发腹膜炎而死亡。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总称,临床上表现为脐炎、气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肉芽肿、输卵管炎及卵黄性腹膜炎等。但两种疾病在鸭群同时发生则不多见,我们于2001年遇见一起,  相似文献   
22.
<正> 土拉杆菌病又叫兔热病,原发于野生啮齿动物,传染于畜禽和人类。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和其它内脏呈坏死性变化。自1959年以来,相继在我国内蒙古、西藏、黑龙江、青海和山东等地都有人畜发病的报道。 1 流行病学 病原为土拉杆菌,它是一种微小、无芽孢和动力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大小为1~3微米×0.2~1微米。根据细菌对家兔的不同毒力和分解甘油的不同性能,将其分为美洲变种(A型)和欧亚变种(B型),国内各种所获菌株均属后者。  相似文献   
23.
猪毛滴虫病病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毛滴虫病(Swine Trichomonas Disease),是由肉鞭门(Sarcomastigophora)动鞭毛纲(Zoomastigophore)毛滴虫目(Thichomonadida)三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性疾病。国内临床资料极少,张全成等(1999)曾报道过1次。为引起兽医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积累临床资料,现将笔者收治的8例猪毛滴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试验选择肥育猪84头,随机分成试验Ⅰ、Ⅱ、Ⅲ和对照4个组,每组2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阿散酸、麦饭石和麦饭石──阿散酸混合剂。结果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1.6%(P<O.05)、7.5%(P<O.05)和2O.5%(P<0.01);料肉比也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Ⅱ、Ⅲ组猪平均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创收0.386、0.287和O.726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5.
引言钙、磷是动物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和生产能力所必需的重要矿物质。由于日粮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者二者比例不当,都易导致动物体钙、磷代谢障碍。钙、磷代谢障碍尤其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泌乳期,不但可造成奶牛骨胳的营养不良,而且是奶牛产后瘫痪、腐蹄病、骨折、不孕、死胎、流产、胎衣不下和消化道疾病等发生的一重要因素。钙、磷代谢障碍早期  相似文献   
26.
10头14周龄的犊牛饲喂含有87.5%用氢氧化钠处理的大麦日粮,并于29、65、71、117、140、179、314、338和408天之后屠宰。8头对照犊牛饲喂含未经处理的碾碎大麦的日粮。犊牛采食经氢氧化钠处理的大麦29天时出现多尿,尿液pH  相似文献   
27.
陈会良 《畜牧与兽医》2003,35(11):36-36
肌酐是肌肉肌酸和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 ,它的数值不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及年龄、性别或运动的影响。经肾小球滤过后 ,直接从尿中排出 ,故可作为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是否正常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也是临床血液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国内兽医界多采用去蛋白终点法 ,此法需要制取无蛋白滤液 ,且滤液的pH值直接影响测定结果。而直接法就克服了上述不足。为此 ,笔者对 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试验动物 :选择 3 0只临床健康的肉仔鸡 ,颈静脉采血 5mL于离心管中 ,立即放于 3 7℃水浴 2 4h后 ,分离血清备用。试验方法 :试剂配制、操作…  相似文献   
28.
酒精阳性乳奶牛血清和乳Na、K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和鲜乳的钠、钾含量的变化,探索了钠、钾与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68%的酒精全群检测酒精阳性乳,用72%的酒精测定68%的酒精阳性乳,再用75%酒精测定72%的酒精阳性乳,然后将其分为75%酒精阴性(对照组)、75%酒精阳性、72%酒精阳性和68%酒精阳性4个组,在每组牛群中选择产奶量、胎次、年龄、泌乳期相近的6头奶牛分别组成1、2、3、4组。连续3周对各组奶牛行采血和采乳,通过火焰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和全乳中的钠、钾含量。结果:2、3、4组奶牛血清中钠、钾的含量显著地低于1组(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血清中钠和钾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故在临床治疗上可以通过饲料添加NaHCO3,NaCl或静脉输入5%的NaHCO3或NaCl,通过这些方法治疗酒精阳性乳患牛;全乳中钠、钾的含量降低使鲜乳稳定性降低,但并未失去利用价值,可以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29.
兔脑原虫病是由兔脑原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笔者对兔脑原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做了系统综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对鸡肠道乳酸菌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低聚壳聚糖低剂量(20 mg/kg)组、低聚壳聚糖高剂量(40 mg/kg)组,在21,42日龄时分别采样测定乳酸菌的数量,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乳酸菌菌群数量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1日龄,低剂量、高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乳酸菌的增殖效果均较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只有高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乳酸菌增殖效果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适当的低聚壳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肠道乳酸菌菌群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