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总结了40年来海宁市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分析了2008年以来21对农村对比试验家蚕新品种性状与应用情况,创新、繁育、推广了2对新品种,改良应用了3项新技术,提出了品种选育目标与提高蚕种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农药残留速测卡检测和养蚕生物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桑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酶抑制速测卡,并建立了10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速测卡检测校准参考值,为速测卡应用于养蚕生产中预防桑叶农药残留超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3.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0.05),均优于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P0.01),除草的速效性明显优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持效期在30 d以上,比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明显延长。200 g/L草铵膦AS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急性经口毒性(LC50)为421.366 2 mg/L,其毒性高于30%草甘膦AS(LC506 000 mg/L),低于200 g/L百草枯AS(LC50=194.828 2 mg/L)。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后3 d左右采叶养蚕,家蚕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喷药后4~5 d桑树叶片枯黄,在桑叶上的残毒期5 d。建议在桑园使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稀释药液,应定向对杂草茎叶部位均匀喷雾,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干和叶片,喷药后5 d内勿采叶养蚕。  相似文献   
164.
灭多威和毒死蜱是桑园主要杀虫剂品种,研究2种杀虫剂在桑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对家蚕的毒性,为确定临界残留量和安全间隔期提供参考依据。将20%灭多威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分别稀释成1500倍药液后喷洒桑树,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检测桑叶中灭多威、毒死蜱的残留消解动态,同时测定对家蚕的残毒期。结果表明:桑叶中灭多威和毒死蜱的残留量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符合农药残留消解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灭多威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23.1354·e~(-0.5336t),半衰期t_(0.5)=1.2987 d;毒死蜱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18.5759·e~(-1.6110t),半衰期t_(0.5)=0.4302 d;喷洒20%灭多威乳油1500倍药液9 d后桑叶中残留量为0.73 mg·kg~(-1),喷洒40%毒死蜱乳油1500倍药液21 d后桑叶中残留量为0.50 mg·kg~(-1),可视为对家蚕生物毒性的临界残留量。  相似文献   
165.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国  鲁兴萌 《蚕业科学》2012,38(2):329-336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是预警蚕区农药使用对养蚕生产存在的潜在危害风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回顾近20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当前桑园及周围农作物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慢性毒性以及农药残毒期的测定方法,比较参比法、毒性比法和定级法等毒性分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农药对家毒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中的测定目标全面性、测定方法规范性和评价指标综合性等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并就建立该领域的协作研究网络,制定试验规程与综合评价技术体系,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综合减灾措施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