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6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四川省“长治”工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途径。长治工程是改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四川省长治工程第五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区为例,在野外调查、实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在土地利用结构中选取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指标,构建土地利用分区体系,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区,分析了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可分为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两个大区以及两个亚区,分别以农地和林地两种用地情况为主要因子,通过分析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为研究区农业区划及土地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2.
针对安哥拉粮食严重不能自给,迫切需要进行农业开发的现状,结合项目地区的实际土地、水利、气候等条件,对项目区农业种植及农机配置进行分析与规划,提出了总体的布局模式,并对水、田、路、林分别进行具体设计,为安哥拉农业地区提供了农业开发项目布局模式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针对安哥拉粮食严重不能自给,迫切需要进行农业开发的现状,结合项目地区的实际土地、水利、气候等条件,对项目区农业种植及农机配置进行分析与规划,提出了总体的布局模式,并对水、田、路、林分别进行具体设计,为安哥拉农业地区提供了农业开发项目布局模式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4.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病原真菌功能的固氮菌,研究菌株的固氮酶活性、nifH、生理生化特征、菌株抗逆性与接种效果等,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筛选菌种资源。【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固氮菌,用对峙法筛选拮抗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PCR扩增16S rDNA和nifH;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采用温室盆栽小白菜试验接种效果。【结果】筛选到1株固氮菌GD812,该菌株固氮酶活性达到30.661 nmol C2H4/h•mg蛋白,同时具有拮抗麦类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和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功能,抑菌率分别达到59.5%和49.3%;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该菌株的nifH基因长度300 bp,与Paenibacillus sp. Bs57 nifH基因序列相似性98%;GD812可以利用35种供试碳源中的20种,耐酸碱pH4—11,在4—50℃均可生长,盆栽试验接种比对照小白菜鲜重增加52%。【结论】固氮菌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该菌株利用碳源广泛,抗逆性强,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和拮抗病原真菌能力,盆栽试验显示较好的接种效果,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95.
向日葵黑斑病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黑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报道,目前对向日葵生产仍存在巨大威胁。本文综述了向日葵黑斑病的病原和寄主范围、向日葵黑斑病的症状和危害、国外种传黑斑病菌的检测、种传Alternaria helianthi对种子萌发和种苗活力的影响以及国内外有关黑斑病菌A. helianthi和A. alternata毒素的相关研究和向日葵黑斑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索全舍饲饲养方式取代传统饲养方式后对藏系绵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型藏羊后备母羊12只(1~1.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全舍饲饲养(RS)和自然放牧饲养(RF),试验期60 d.试验期第58~60天,采用全收粪法收集不同饲养方式下藏系绵羊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  相似文献   
197.
喹噁啉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有喹噁啉-1,4-二氧化物基本结构的抗菌促生长剂.这类药物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和广谱的抗菌作用,因而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但本类早期产品喹乙醇和卡巴氧由于对人和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已经被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1].  相似文献   
198.
2023年水产养殖饲料原料价格一涨再涨、水产品消费市场疲软、价格下跌、病害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的冲击很大,很多养殖户出现了弃养。为了更好地帮助养殖户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和前景,《科学养鱼》采访了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栾生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9.
<正>编者按:小龙虾是我国一种特色美食,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小龙虾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但产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小龙虾苗种繁育、饲料与营养以及水域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养鱼》特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志强研究员、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研究员、盐城工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王爱民教授就小龙虾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苗种繁育问题、饲料营养问题等展开讨论,探究小龙虾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0.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鳍条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定名为BC-Fin。青鱼鳍条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已稳定传代培养50多代,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为L-15,最适血清浓度为1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0.6 h。青鱼鳍条组织细胞液氮冷冻保藏6个月后,经台盼蓝染色,约(90.09±4.65)%的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复苏后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第16代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48),第41代细胞染色体众数为46。通过对离体培养细胞的线粒体中的16S rRN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长度为320 bp的核酸片段,核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青鱼16S rRNA基因序列的一致性达98%,表明该细胞来源于青鱼。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后BC-Fin细胞系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为105.33±0.21TCID50/m L,且PCR检测可检测出细胞培养的草鱼呼肠孤病毒,表明BCFin细胞系对草鱼呼肠孤病毒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