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34篇
  37篇
综合类   272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贮饲料饲喂黄牛增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4头黄牛的短期育肥试验和屠宰测定,研究了皖南黄牛在舍饲条件下,饲喂青贮料及少量精料的肥育发育和产肉性能,试验表明:皖南黄牛饲喂青贮料后,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56%、2.75%、4.64%、7.75%,效果显著。试验证明,采用农区大量的废弃物如山芋藤、玉米秸进行青贮后,饲喂牛群,不仅可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还开辟了青饲料来源,解决了冬季枯草时期,护  相似文献   
32.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宣(州)、郎(溪)、广(德)地区有 着丰富的草和水面资源  相似文献   
33.
饲料费用在养鸡业中约占成本的70%左右,因而节约饲料,减少浪费,降低饲料费用,是养鸡场和养鸡户极为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1.选择配套杂交鸡种:配套杂交鸡,具有成熟早、产蛋多、产蛋大、蛋形整齐一致、饲料报酬高等优点。 2.买鉴别雏:饲养鉴别雏,不仅可大大减少鸡舍  相似文献   
34.
35.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颅脑损伤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上调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文主要就其在颅脑损伤时表达的时间规律性、加重脑水肿、介导神经细胞的坏死、缺失和参与神经保护的作用等方面,简要阐述它在颅脑损伤后的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6.
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农业生产环境相对恶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建立与当前生产模式相匹配的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方式,选用棉花品种泗杂3号,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棉区(江苏大丰)不同地力水平田块(高、低)进行麦棉两熟栽培管理方式定位试验,设超高产栽培、常规栽培和高产高效栽培,系统测定棉花生物量、产量和生育期间的温光、氮肥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栽培方式和地力水平显著影响棉花产量,而产量的差异主要由温光、氮肥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造成。棉花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是低下的资源利用效率。高产高效栽培较常规栽培产量提高27.5%,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7.7%、23.4%、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1%,是长江下游较为适宜的栽培方式。因此未来生产中应进一步合理优化栽培方式来提高棉田资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7.
栽培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养钵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作为生产对照(T0),于2004年在江苏省的东台、射阳分别对移栽地膜棉改进栽培方式(T1)和"工厂化育苗 无土移栽 地膜覆盖"栽培方式(T2)2种棉花栽培方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棉花单位面积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量表现为T2>T1>T0,由于苗期受小麦的胁迫作用,射阳试点苗期的干物重和氮累积量均低于东台试点.方差分析表明,栽培方式对棉花衣分、产量、单位面积的铃数及各项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并以T2生产成本最低、产量最高,且纤维品质较优,其公顷铃数、皮棉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为:东台36%和26%,射阳32%和28%;施氮量较对照减少38%.  相似文献   
38.
研究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影响棉仁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机制,可为我国麦棉两熟棉区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进行,以泗杂3号(中晚熟品种)和中棉所50(早熟品种)棉花品种为材料,以单作棉为对照(CK),设置棉花生产上常用的麦套移栽棉(IC)、麦后移栽棉(TC)和麦后直播棉(DC)麦棉种植模式,研究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模式对棉仁脂肪和蛋白质的累积动态、关键酶活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熟棉棉仁脂肪含量皆较CK低,IC、TC和DC呈依次下降的趋势;IC和TC棉仁蛋白质含量皆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略高于泗杂3号。(2)两熟棉棉仁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低于CK,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高于CK;IC、TC棉仁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具有较高的PPase、G6PDH、GS和GOGAT活性,PEPC活性稍低于泗杂3号。(3)棉仁最终脂肪含量与棉仁代谢过程中PPase、G6P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EPC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棉仁最终蛋白质含量与G6PDH活性及GS、GOGAT活性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在我国麦棉两熟棉区选择应用中熟棉花品种、麦套移栽方式可以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棉田化学钾肥的秸秆替代施入对棉仁含油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基础,2012—2013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站进行麦棉两熟周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0,W0)、半量还田(4500 kg hm–2,W1)和全量还田(9000 kg hm–2,W2),在小麦季设置棉花秸秆不还田(0,C0)、半量还田(3750 kg hm–2,C1)和全量还田(7500 kg hm–2,C2),两种作物秸秆不同还田量组合后共9个秸秆还田处理,另根据秸秆折合钾肥量,于2012年棉花季开始增设2个钾肥用量处理,即150 kg K2O hm–2和300 kg K2O hm–2(K1和K2)。研究显示,在适宜氮肥(300 kg N hm–2)、磷肥(150 kg P2O5 hm–2)水平下,随着逐年秸秆还田与施钾,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年际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土壤速效钾含量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花后17 d、24 d是不同处理条件下棉仁含油量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花后17 d、24 d的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的活性对棉仁油分的通径系数更大。结果表明,短期秸秆还田与单施化学钾肥均主要影响棉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从棉仁油分累积角度来看,秸秆还田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学钾的施入;花后17 d、24 d棉仁钾含量是影响棉仁含油量的关键因子;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条件下,PPase较G6PDH、PEPC对棉仁油分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40.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组织培养中易出现玻璃化苗的植物种类、玻璃苗的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玻璃苗的成因以及防治玻璃苗形成的措施等。易出现玻璃化的植物种达80多种,其中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玻璃苗的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正常苗;糖代谢发生障碍,降解加快,利用滞缓;蛋白质含量及酶活性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苗。取材部位及外植体大小、光照、温度、封口材料、培养基的类型、植物激素等条件不适合都可能引起玻璃化现象。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为克服试管苗玻璃化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