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34篇
  37篇
综合类   272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化学打顶剂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化学打顶剂作为抑制棉花顶尖和群尖的一种化学制剂,以其操作便捷、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打顶、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受到新疆地方和兵团植棉团场的重视,并展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棉花化学打顶剂的试验研究和大田示范推广应用概况,并对现阶段在新疆使用面积较大的几种化学打顶剂产品施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化学打顶剂在新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种子精选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面积和宽长比作为稻种类型的特征参数,建立了稻种类型数据库;以等价矩形长、宽的差值最小为标准,进行了未知稻种类型的判断;以扫描线上黑白像素的变化次数和扫描线数来判断稻种的破裂;以不同阈值提取的稻种面积差来判断稻种是否霉变.选取丰源优299等10种稻种进行实验,分别进行了种子类型判断、工位有无种子判断、几何参数判断以及发霉与破损情况判断,检测正确率分别为100%、91.4%、88.9%和76.8%.  相似文献   
83.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种子精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面积和宽长比作为稻种类型的特征参数,建立了稻种类型数据库;以等价矩形长、宽的差值最小为标准,进行了未知稻种类型的判断;以扫描线上黑白像素的变化次数和扫描线数来判断稻种的破裂;以不同阈值提取的稻种面积差来判断稻种是否霉变。选取丰源优299等10种稻种进行实验,分别进行了种子类型判断、工位有无种子判断、几何参数判断以及发霉与破损情况判断,检测正确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多次微量滴水技术对南疆棉田土壤水热盐分布的影响。【方法】在南疆第三师开展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灌水量(每次15~45 mm)及灌水频率(1~3次)处理(1-15、1-30、1-45、2-15、2-30、2-45、3-15、3-30、3-45),以春灌为CK(225mm),研究灌水量与灌水频率对棉田土壤湿润体含水率、耗水特征、土壤温度、土壤pH值及土壤盐分的影响,以期找到南疆盐碱地棉苗发芽所需水分供应与盐分洗脱水量的平衡关系。【结果】灌水量为15 mm处理能较好的将湿润区控制在种孔附近范围,湿润体内含水率极大值交汇点在距滴头点水平、垂直10 cm处,与春灌CK整个剖面土壤含水率相比均小于10%,剖面内平均含水率达到14.6%;2-15处理棉花播种出苗期-苗期灌水后耗水量、耗水强度及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佳,分别为241.52 m3/hm2、1.42 mm/d、1.08 kg/m3,且显著高于CK;土壤温度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但土壤温度会在灌水一段时间后回升并高于CK,灌水次数越多,灌水12~24 h后土壤温度越高;各处...  相似文献   
85.
为解决脱穗之后的玉米种粒三维特征的获取和分析这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开发了一种融合三维特征的玉米种粒考种装置。装置通过2块相互垂直的标定板来保留倾斜影像中的空间信息和标定数据,并据此计算三维数据。基于装置的标定数据,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取玉米种粒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数值。通过透视变换,从倾斜摄影图像分别得到水平正摄和垂直正摄的图像;玉米种粒轮廓的长轴和短轴以旋转盘的直径为参考进行计算;玉米种粒的厚度以垂直方向棋盘格标定数据为参考进行计算。按照10帧/s的帧率和1 280×720的图像分辨率启动图像记录系统。选取180粒不同品种的玉米种粒进行试验。种粒长轴、短轴和厚度测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6、1.28和0.741 mm;决定系数分别是0.849 6、0.869 3和0.846 2。使用该装置并配合相应的方法能较为准确的一次性测量玉米种粒的三维参数,该研究可为玉米种粒的精细化考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牛在生长过程中发生高热症状的疫病,这是十分常见的病状。发病时会传染给牛群中的其他牛,进而对养殖户形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牛养殖中高热症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及部分产质量性状差异,为贵州烤烟生产选用后备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品种为对照,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冯三镇安坪村开展试验,对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及产质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GY8前期生长较快,后期较慢,整个生育期以 GY2和GY5最长,Yun85和Yun87最短;GY2、GY5、GY8株高、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较大, Yun85、Yun87、K326茎围、最大叶长较大;Yun87田间自然发病率较低,其次是 Yun85, GY8较高;GY2、GY5、GY8烟碱、总氮、钾和氯含量较高, Yun85、Yun87、K326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较高;Yun85、Yun87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其次是 GY5,GY8经济性状表现较差。[结论] Yun85和Yun87品质性状优于 GY2和 GY8,田间自然发病率低于 GY2和 GY8,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可以考虑作为未来贵州烤烟生产中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主要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LAS)引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P对照组(TP 100 mg·L~(-1))、LAS损伤组(LAS 300 mg·L~(-1))、TP干预组1(LAS 300 mg·L~(-1),TP 100 mg·L~(-1))与干预组2(LAS 300 mg·L~(-1),TP 200 mg·L~(-1))。分别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LAS及TP涂抹小鼠的背部剃毛处,连续涂抹60 d,观察各组小鼠的饮食、日常活动及体质量变化情况;取背部涂抹皮肤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变化情况;检测皮肤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及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表明,TP干预可拮抗LAS引起的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及胶原改变;从第6周开始,干预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LAS损伤组(P0.01);皮肤形态结构有所改善,表皮厚度增加且较为完整,胶原纤维含量增加,纤维排列杂乱、松散、模糊的现象得到改善;皮肤中SOD、GSH-Px及Hyp水平明显增加,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中LDH、NO水平显著低于LAS损伤组(P0.01)。实验结果表明TP在一定程度上对LAS所致小鼠皮肤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影响棉花化学打顶施药机车喷雾效果与产量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药机车喷雾效果对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沉积分布性能及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开展对机力牵引式喷药机在不同作业、喷雾压力及喷雾距离下的喷雾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应用正交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喷雾效果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头至棉花顶尖距离20cm,喷雾压力0.4 MPa,喷药机作业速度4km·h-1时,顶部叶片雾化效果优,打净率92%,产量为6255kg·hm-2,打药机车作业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0.
温光互作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采取适宜栽培措施减轻花铃期不适宜温光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度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科棉1号(低温弱敏感型品种)和苏棉15号(低温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4月25日、5月25日、6月10日)播种和花铃期遮阴(相对光照率CRLR为100%、80%、60%),形成花铃期不同的温光条件,研究温光互作(用铃期内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对棉花不同空间部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1)铃期内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棉纤维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棉株不同空间部位各气象因子值纵向随果枝数增加、横向随果节数增加均逐渐降低。(2)纤维品质指标中马克隆值对温光互作最为敏感,其次为纤维比强度、纤维长度。(3)各空间部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随铃期内PTP的增加均呈抛物线型变化。各空间部位各纤维品质指标理论最大值,纵向比较内围果节以中部果枝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横向外围果节的理论最大值均小于其内围果节。中部内围铃各纤维品质指标达到优质棉A级、AA级时适宜PTP范围最广。低温敏感型品种各纤维品质指标适宜PTP范围皆低于低温弱敏感型品种。(4)纤维比强度的适宜PTP范围较小,是优质棉A级的主要限制因素;马克隆值和比强度适宜PTP匹配性差,是优质棉AA级的共同限制因素。棉纤维品质在PTP 183.5-633.7 MJ·m-2(科棉1号)、229.0-589.6 MJ·m-2(苏棉15号)时达到优质棉A级,在304.7-452.9 MJ·m-2(科棉1号)、346.6-357.8 MJ·m-2(苏棉15号)时达到优质棉AA级,两年试验中除6月10日播期CRLR60%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达到优质棉A级;而达到优质棉AA级的只有 4月25日播期CRLR80%、CRLR60%处理和5月25日播期CRLR80%处理。【结论】棉花各纤维品质指标均有其适宜的PTP范围,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各空间部位达优质棉的限制因素,一定程度的晚播(如5月25日)与弱光有利于优质棉纤维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