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5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东农98-I型日光节能温室冬季光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农 98-I型寒地日光节能温室冬季光的实测 ,指出 98-I型温室的采光比改造前温室整个冬季可提高 1 5.7% ,另外从温室内实际光强看 ,从大寒节气 ( 1月 1 9日 )开始光强才能满足果菜类蔬菜对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对大棚黄瓜硝酸盐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施肥造成蔬菜品质下降,菜体硝酸盐含量增加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大棚连作黄瓜不同施肥处理间果实中硝酸盐含量变化,以期为无公害蔬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和改进蔬菜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吃菜已成了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生活中的乐趣,餐桌上美的享受。这就对蔬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求蔬菜种类多,营养丰富,细菜比例增加,常年供应,同时蔬菜产品要污染少,有毒农药残留量少,外形美观,质地鲜嫩等。  相似文献   
15.
香蕉枯萎病己成为香蕉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属于土传性病害,扩散蔓延速度快,难于进行生物控制、药物防治及轮作、浸田等常用防治方法的防治。因此,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香蕉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选用从INIBAP[(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nana and Plantain,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引进的42份香蕉种质资源,采用伤根侵染法,用含2×106个孢子/L的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菌液分别对42份香蕉幼苗进行处理,筛选抗香蕉枯萎病种质。结果表明:在侵染1号小种时,7份材料表现高感,13份感病,22份中抗,无高抗;在侵染4号小种时,25份材料表现高感,12份感病,5份中抗,无高抗。综合分析显示,M11和M25对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均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16.
生物菌肥在大棚黄瓜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陈友 《北方园艺》1999,(6):17-19
本试验研究了生物菌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黄瓜施用生物以能够提高黄瓜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黄瓜品质,降低硝酸盐污染,同时可以直到改土培肥,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因而,可作为生态肥源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改进超级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水稻育种研究到生产应用必须经过的重要中间环节,是育种和用种的桥梁.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逆性、品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的应用区域以及适宜的栽培条件等,为品种审(认)定、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说区域试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品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关系到育种工作者)的命运和前途.因此,确保区域试验结果准确客观,对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促进育种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8~2003年组织实施优质稻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推广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稻新品种(组合)10个,推广种植面积达197.63万hm2,增加产值40.0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种衣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稻种衣剂对秧苗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稻种衣剂促进了秧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并促进了分蘖 ,提高了根系活力 ,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综合素质。综合秧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等多项指标 ,以苗博士种衣剂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1964年春,我们园艺专业师生在新春七队同社员一起种植了六种蔬菜早熟高产试验田,共二十亩。其中西葫芦早熟高产试验田在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以种子高低温交替处理为主的综合技术措施,增强幼苗对低温抵抗能力,促进西葫芦早熟高产,获得了初步结果。试验田的西葫芦于6月14日开始收获,比一般生产田提早6天供应市场。试验田早期产量比一般生产田有显著提高,到6月24日止,试验田西葫芦平均亩产2,038斤,而该队生产田亩产只有1,136斤,试验田比生产田每亩增产79%;到7月15日止,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