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川南地区常见的12种藤本植物叶片特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园林中藤本植物叶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指标变异程度不同;部分性状相关性显著(P〈0.05),比叶面积随叶片干重的增加而减小,随单位鲜重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鲜重含水量、鲜重和叶面积能较好地表征不同种类比叶面积的变化(R^2=0.886,P〈0.01);叶干重、叶鲜重与叶面积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其它叶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厚层基材生态植被工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等工程的环保建设中。为此,结合黄衢南高速A6标段的施工实践,介绍该种方法的护坡原理和施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13.
进行果尔除草剂对曼地亚红豆杉苗期杂草的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尔对于曼地亚红豆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除草剂,在适宜用量范围内,可有效清除苗圃中的杂草,药效期较长,大幅减少人工劳作,可以用于曼地亚红豆杉苗圃除草。综合考虑成本问题,对于二年生以上苗龄的曼地亚红豆杉苗圃,其适宜喷施量为600750mL/hm2。  相似文献   
14.
<正>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别名:五彩凤仙花。株型圆整,色彩艳丽,叶色丰富优美,用来装饰案头茶几,别有一番风味。露地栽培,从春天到霜降花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川西北高原植物的生理适应特征,以川西北高原生态系统中13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海拔、生活型和植被类型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这13种植物叶片C、N和P含量分别为441.74、18.58和0.71 mg·g~(-1),C∶N、C∶P和N∶P分别为28.29、688.61和26.59。C、N、P含量之间,N∶P与C、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海拔、生活型和植被类型对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明显,生长在高海拔样地的植物具有较高的C∶N和较低的N∶P,但不同植物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不同;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叶片具有更高的P含量,且其C∶N更低;8种生长于草地和灌丛草地植物的叶片N含量及N∶P均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对当地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植物筛选等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测大气氮沉降对高山草甸的影响,设置对照(N_0)、低氮14.3g·m~(-2)(N_5)、中氮28.6g·m~(-2)(N_(10))和高氮57.1g·m~(-2)(N_(20))4个氮素(NH_4NO_3)添加水平,连续3年对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草甸群落进行施氮处理,测定各添加水平下群落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在N_(20)达到最大,且地上生物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向上转移的趋势;随氮素的增加,地下生物量先增大后减小,在N_(10)最大,且有向浅层表土(0-10cm深度)转移的趋势。各功能群中,禾草类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从N_0到N_(20)逐渐增加,在N_(20)达到最大,其在地上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在N_(20)达到最大。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可以看出,氮素添加对高山草甸群落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扶郎花(Gerbera jamesonii Bolus),又名非洲菊、灯盏花,是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南部。1878年英国人雷蒙在南非德兰士瓦地区发现,后被引至英国并逐渐推广至世界各地。在近百年中培育了许多新品种,80年代又育成了矮生盆栽品种,可周年栽培,四季供花。非洲菊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鲜切花种之一,由于它的花朵大,色彩鲜艳,是作为礼品花束、花篮和艺术插花的理想材料。盆栽扶郎花是装饰门庭,客厅、点缀案头、橱窗、接待室的佳品。在宅外还可散植或丛植庭院、花坛、草坪边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畜牧业发展对若尔盖湿地水生生物类群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A(对照组),B(影响组I),C(影响组II)3个样点,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多维尺度(MDS)等方法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影响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水生生物类群δ~(13)C、δ~(15)N值。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POM(颗粒有机物)样品(主要成分为藻类)δ~(13)C、δ~(15)N值分别为-26.39‰~-21.17‰,3.68‰~6.61‰;浮游动物(枝角类)δ~(13)C、δ~(15)N值分别为-25.69‰~-23.43‰、3.19‰~9.53‰;软体动物泉膀胱螺δ~(13)C、δ~(15)N值分别-28.00‰~-22.30‰、5.19‰~9.27‰,钩虾为-28.57‰~-26.87‰、7.36‰~8.06‰;鱼类样品中高原鳅δ~(13)C、δ~(15)N值分别-30.83‰~-27.01‰、6.41‰~10.02‰,黄河裸裂尻为-26.89‰~-25.95‰、10.24‰~10.89‰。其中不同组间POM样品和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不明显,而其δ~(15)N值变化极显著。因此,若尔盖湿地食物网中,氮稳定性同位素信号能较灵敏地反映放牧干扰信息,与软体动物、鱼类相比,POM、浮游动物更适合作为该区域环境评价的指示物种。放牧干扰已经对若尔盖湿地POM、浮游动物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控制若尔盖湿地放牧规模和减少动物粪便的流入量,对于保护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紫薇的物候特征及其观赏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要园林观赏植物紫薇的物候特征进行研究,明确了其叶、花和果的季节动态,评估了花期的观赏性。结果表明:紫薇的观赏价值很高,其叶、花和果均具有一定观赏性;花期持续时间长,8、9月是紫薇花的最佳观赏期;不同植株的物候期存在明显差异,物候参数可以用于指导园林管理和观赏性评价。建议通过物候研究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提高其观赏性。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珙桐的生态分布,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现状,并对珙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保护和开发该树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