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25±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00mg/kg地衣芽孢杆菌组、200mg/kg低聚木糖组和地衣芽孢杆菌+低聚木糖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结果表明:(1)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5.1%和12.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34.1%和41.2%(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的料肉比显著降低10.6%(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20.3%和16.3%(P<0.05),绒隐比显著提高31.5%和20.7%;(3)地衣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显著降低14.6%和19.1%(P<0.05);(4)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粪便乳杆菌数量显著提高5.3%(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12.5%和9.4%(P<0.05),并且两者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道绒毛结构和屏障功能,促进肠道微生物平衡。  相似文献   
22.
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在饲料、畜牧等行业应用广泛,可用于改善动物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的发酵生产工艺、提取纯化工艺、酶学特性改进工艺及质量控制工艺作了简单介绍,以期为葡萄糖氧化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3.
不同药剂对牡丹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我国著名的观尝花木,并以它所特有的雍容华贵的气质而博得“花王”之美名。但是一年一度牡丹的花期非常短促,就一朵花而言,盛开的时间只有3~4天,整个牡丹花会也只能延续10天左右。同样,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也非常短促。这些因素均严重地影响了牡丹的观尝和商品价值。 为了探索牡丹切花保鲜的途径,我们于1985年在洛阳对牡丹进行了贮藏和药剂保鲜试验,并重点观察了保鲜效果与水分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从1984年起,开展了“食用菌增产灵的研制和应用研究”工作。三年来经药物的筛选组配,室内外的试验研究和较大面积的推广示范,取得了稳定而明显的增产效果。拌入平菇栽培料中使用产量平均增长18.4%,以喷洒的方式,使用,平均增产11.9%;二者兼用增产率可达24.9%。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脂肪酶的来源、性质、生产、检测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还田在水稻田的施用剂量和促生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大田试验。本试验在常规施肥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设置了M1(CK),M2 (30 kg/hm2),M3 (75 kg/hm2)和M4 (120 kg/hm2)4个梯度的促腐菌剂施用剂量,研究了不同施用剂量对水稻成产因素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不仅可以促进秸秆降解,且对每公顷水稻的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影响显著。与对照组M1相比,M3 (75 kg/hm2)组促产效果最好,其中每公顷穗数为466.35万穗,比对照提高了16.09%;穗粒数为86.03比对照提高了12.12%。在实际产量方面M3组为7510.35 kg/hm2,比对照提高了12.94%。土壤理化性质表明,促腐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3.33%、18.13%和46.93%。该试验评价了施用不同剂量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对小麦秸秆在水稻田降解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新型快速秸秆还田促腐菌剂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够消耗氧气和β-D-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酸。本文介绍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性质、结构及其催化机制,特别是对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为葡萄糖氧化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8.

为了提高巨大芽孢杆菌C2产芽孢的形成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摇瓶发酵培养,对影响巨大芽孢杆菌C2芽孢形成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C2最优的产芽孢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5%、豆粕1.5%、NaCl 0.5%、CaCO3 0.02%、MnSO4·H2O 0.02%、MgSO4·7H2O 0.02%;最适宜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7.0,接种量0.5%,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48 h。在此优化条件下,巨大芽孢杆菌C2芽孢形成率可达到100%,为下一步该茵株在复合生物肥料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9.
磷灰石联合黑麦修复铜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10、20、30、50 g/kg,编号分别为LH1、LH2、LH3和LH4)与黑麦联合作用对Cu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重点考察了磷灰石对黑麦生物量及Cu吸收、土壤pH及Cu形态转化、土壤酶活性、植物生理指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灰石显著提高了土壤pH、黑麦生物量及其Cu吸收量,显著降低了黑麦地上部分及根系Cu含量,其中LH3处理黑麦Cu吸收量最高,达到对照处理的33.38倍;与对照相比,LH1、LH2、LH3和LH4处理土壤可交换态Cu含量显著降低了37.0%、58.9%、89.0%和83.3%,碳酸盐结合态Cu含量显著增加了46.6%、63.1%、78.0%和93.3%;与对照相比,LH2、LH3和LH4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高了黑麦SOD和POD酶活性,显著降低了黑麦MDA含量。综合而言,施用30 g/kg的磷灰石并种植黑麦能够很好地修复Cu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30.
石灰与黑麦草对Cu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u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剂量石灰(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和0.4%,编号SH1、SH2和SH3)对黑麦草(Secale cereale)生长及Cu吸收、土壤Cu形态转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等的影响,以此评价石灰对Cu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处理后黑麦草生物量及Cu吸收量均显著增加,黑麦草地上部及根系Cu含量均显著降低;SH1、SH2和SH3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pH显著升高,土壤可交换态Cu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8.47%、87.51%和74.54%,而碳酸盐结合态Cu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对照处理的1.36、1.93、1.56倍。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培养72 h时,石灰处理后土壤微生物AWCD值、基质丰富度S、Shannon、Simpson和Mc Intosh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现为SH2SH3SH1CK;石灰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模式发生明显变化,SH2处理可利用的碳源种类最多,碳源利用程度最高。研究表明,施用质量分数0.2%石灰并种植黑麦草对该Cu污染土壤具有较好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