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2篇
  8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陈实  肖传斌 《农机化研究》1997,(3):77-78,8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陈实肖传斌鲁建波刘景生(黑龙江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国家颁布《农业技术推广法》之后,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受鼓舞,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显见增强,各级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愈来愈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  相似文献   
92.
<正>我国是世界盐碱地大国之一,盐渍土面积约9910平方公里,其中新疆占2180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生产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疆石河子区域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和成因,提出盐渍化防治的相关措施。一、石河子区域土壤盐渍化现状本文所指的石河子区域,包括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和沙湾县等。该区域地处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易  相似文献   
93.
入侵物种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质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入侵杂草三裂叶蟛蜞菊地上部的挥发油,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挥发油对3种植物病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4.8%、32.9%和56.3%。从挥发油中检测出34种成分,用质谱图检索鉴定出其中29个化合物。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置90.88%,主要化合物为2,6,6-三甲基-二环[3.1、1]-2-庚烯(25.16%)、2,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22.90%)和γ-松油烯(8.98%)。本研究表明: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可防止本地病菌入侵,这可能是该外来入侵植物大面积扩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笔者在实地分析辽宁省瓦房店羊布氏杆菌病的基础上,对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析,并对其防治提出积极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对防治羊布氏杆菌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
河南省以地方经济为依托,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政府和电商企业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发展动力。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农村电商和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6.
陈实 《河北农业》2023,(10):44-4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探讨了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明确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物流效率、物流成本、物流质量、物流安全等方面,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绩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开展长江“1515”三道防线实施后的植被恢复效果分析,对评价生态修复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1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转移矩阵法,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评价安徽沿江地区植被恢复成效。结果表明,2021年较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明显提高,其中高覆盖度由2015年的61%增加到2021年的88%;植被覆盖度等级主要由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转移面积分别为18.57%和6.31%,其中安庆和芜湖发生转移的面积最为突出,植被恢复最好;“1515”防线内,以植被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为主,转移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区域依次为安徽沿江1 km(27.2%、16.79%和8.06%)、5 km(24.02%、13.91%和6.01%)、15 km(22.78%、10.79%和4.35%),芜湖市在“1515”三道防线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植被覆盖度等级向好转移以耕地、林地、裸地为主,转移面积占比为耕地>林地>裸地,其中耕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减少,林地和裸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安徽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来源于我国12个省份49个羊肚菌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ISSR-PCR分子标记法,研究我国羊肚菌不同地区栽培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以期明确我国现有羊肚菌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羊肚菌核心种质资源开发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优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Mg2-)为2.5μL,Mg2+为20 mmol·L-1,DNA为1μg, dNTP Mix为1μL,Tap酶为0.4μL,引物为1μL,ddH2O补至25μL。运用筛选出的5条ISSR引物进行羊肚菌的多态性分析,共获得111个电泳条带,其中110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比率为99.10%。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异系数为0.72时,可以将49个样品划分为3个大的类群。综上,我国羊肚菌栽培品种之间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安徽省耕地生产力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2000—2020年时序MOD17A3HGF净初级生产力为数据基础,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以及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探究安徽省耕地NPP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近21年来安徽省耕地NPP在时间上呈波动增加的态势[0.331 g/(m2·10 a)],空间上耕地NPP以增长趋势为主(93%),仅有7%的耕地表现下降趋势;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安徽省43%的耕地NPP趋势变化类型为降级,主要分布在滁州市、淮南市和亳州市等城市,10%的耕地NPP趋势变化类型为升级,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宣城市和芜湖市。未来安徽省75%的耕地NPP继续表现增长趋势,分布在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和宿州市等地区,5%的耕地NPP出现下降趋势,依然分布在各个城市市区附近,20%的耕地NPP趋势不确定,主要分布在皖北大部地区。[结论]2000—2020年安徽省耕地NPP在时空上呈现增加的态势,滁州市、淮南市和亳州市等城市耕地...  相似文献   
100.
科学认识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以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92—2020年欧洲航空航天局逐年的土地覆盖数据,采用InVEST模型估算生境质量,运用Sen+MK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方法,探究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河中游的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29 a来黄河中游地区生境质量整体较好,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652,但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每10 a下降0.004),从局部上看,退耕还林(草)区生境质量呈现上升趋势(每10 a上升0.174),其中,2011—2020年上升趋势最为显著,10 a增加了0.656;(2)2001—2020年黄河中游地区生境质量发生时空变化的趋势类型以明显降低为主,但从不同时间段的发展来看,2011—2020年较2001—2010年生境质量向好发展的面积增多,体现在退耕还林(草)区的生境质量上升;(3)未来黄河中游地区生境质量发生时空变化趋势类型以明显降低和明显上升为主,且可持续性较强,明显降低区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以及城市集中发展区域,明显上升区主要位于山西省、陕西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