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9篇
  15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39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蒙古乌拉盖草原湿地中下游植被退化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乌拉盖草原湿地植被退化问题,采用植被生态调查方法进行生态损伤评估和植被演替趋势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乌拉盖河截流5年内,乌拉盖湿地中下游植被退化迅速,原生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基本消失,群落高度和盖度迅速降低,原生植被群落重要值显著降低,次生植被群落重要值增加;植物种的数量大量减少,植物多样性严重降低;一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和比例明显高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部分荒漠化严重地区还出现超旱生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乌拉盖草原湿地已经从草原湿地植被演替为碱蓬盐化草甸植被和盐漠化裸地.  相似文献   
12.
13.
1鄂托克前旗现代农牧业生产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西南端,全旗地下水资源丰富,对发展放牧与舍饲养畜,建设现代农牧业基地、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的辣椒产业现状,阐述了目前辣椒种植的新模式,指出了辣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乌苏市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几年,和田地区洛浦县将产业富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结合全乡实际,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极大的激发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采取"一村一品一特"模式,种植反季节蔬菜,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大棚种植示范基地,以合作社企业大为销售平台,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操作流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相应的病虫害防  相似文献   
16.
朱砂叶螨与桑蓟马是云南省蚕区桑树的主要害虫。连续6年调查了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种群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消长,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各调查年份桑园中2种害虫的种群在桑树上的空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朱砂叶螨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于枝条顶端往下的5~10位叶之间;而桑蓟马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集聚于枝条顶端嫩叶部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叶位的虫量与总虫量之间的关系:朱砂叶螨主要集中在第2、4、6和9叶位;而桑蓟马主要集中于第1、3、5和7叶位。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31和0.494,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521和0.509;二维(时空)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432和0.247,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软件拟合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量(y)与温湿度系数(RH/t)的数学模型方程分别为y=55 558.650e~(-3.491(RH/t))(F=49.470,R=0.643,P0.001)和y=0.007e~(-2.412(RH/t))(F=49.081,R=0.642,P0.001),有利于桑蓟马、朱砂叶螨种群增长的温湿度系数分别为3.5和2.5左右,而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环境均不利于2种害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7.
立足磴口县沙漠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沙、电等资源的集群优势,辅以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不同生物互利共生,实现生态平衡[1],进一步提高我县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种、养、加、粪肥还田"的循环发展模式,重点抓好奶牛、肉羊、生猪三大产业的养殖场升级换代,逐步形成生态循环型畜牧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种植较了大量的甜玉米,由于甜玉米秸秆水分含量偏高,采用常规青贮方法制作出来的青贮饲料品质差,浪费多,而采用微贮技术制作出来的甜玉米秸秆腐败率低、营养价值高,能够很好地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动物通过皮毛携带、搬运等方式对种子在空间上的扩散产生不同影响,是植物种子实现远距离扩散的重要途径。以草原毒害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材料,采用野外模拟及控制性试验,测定了马、牛、羊皮毛附着和保留种子的能力,以及鼠类、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能力,分析动物对醉马草种子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马、牛、羊模型种子的附着率:羊 > 牛 > 马(P<0.05),种子掉落率:羊 < 牛 < 马(P<0.05);随着行走天数的延长,种子在马、牛、羊皮毛上的附着率呈下降趋势。马的背部以及牛、羊的背、侧部最易附着种子;种子的侧部最易附着在皮毛上,以种子顶部附着的种子最不易掉落。24 h内鼠类、蚂蚁对种子的扩散范围分别为0~15 cm和0~40 cm。综上所述,家畜对醉马草种子起到远距离扩散作用,且羊比马、牛更容易增加种子的扩散强度。蚂蚁、鼠类对醉马草种子起到短距离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羔羊和产后母羊的护理在羊养殖中异常重要,护理效果将会将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新生羔羊和产后母羊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养殖户护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