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用自制的中药提取物与新城疫B1株混合后免疫55日龄鸡,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55日龄鸡的中药提取物最佳用量为1.0mL,试验组鸡ND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后60d用F48E8新城疫强毒进行攻击,试验组的保护率达到100%,而对照组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山羊IFN-γ重组蛋白,提取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 RNA,反转录得到 cDNA,以此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IFN-γ的ORF区,构建重组克隆载体。经PCR扩增得到编码山羊IFN-γ成熟肽的基因序列,连入重组表达载体 pET-32a,转入 BL21(Codon Plus)感受态细胞中,测序并分析。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对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并过镍柱纯化。用获得的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结果显示,编码山羊IFN-γ成熟肽部分的片段长432 bp;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4.9 ku,在30℃条件下,以0.3 mmol/L的IPTG诱导6 h,可得到大量可溶性表达的目的蛋白;间接 ELISA测定制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06。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奶山羊乳房炎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产色葡萄球菌为材料,经甲醛37℃灭活,按照6∶1(V/V)与铝胶盐充分混匀,分别经腹股沟皮下、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泌乳期奶山羊,免疫剂量均为2 mL,共免疫2次,每次间隔14 d。分别在免疫前及第1次免疫后10、24、60、180 d 采集血样和乳样,ELISA 测定抗体效价,用快速诊断液检测隐性乳房炎,统计患病奶山羊的数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次免疫后血液及乳汁中针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产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效价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5),抗体维持时间长;颈部皮下免疫组免疫后180 d,腹股沟皮下免疫组免疫后的60 d,隐性乳房炎奶山羊数量均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奶山羊乳房炎疫苗不仅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还对隐性乳房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细菌内毒素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机体发热、休克、恶质病、死亡。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是引起上述临床表现的原因。内毒素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相应的分子如脂多糖结合蛋白、CD14、Toll样受体相互作用,将信号跨膜传递至胞内并活化NF-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从而使细胞核基因激活,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内毒素诱导的信号转导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蜂胶对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特点,选择1、2、4 mg/ 3个剂量分别经腹腔注射给6周龄Balb/c小鼠,在0、7、10、15 d采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分别测定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血清中IFN-γ、IL-4含量.结果显示,与注射蜂胶前相比,各不同剂量的蜂胶均能够使CD4...  相似文献   
16.
核酸免疫指通过接种 DNA(虽然使用线性 PCR片段 ,但通常是环状质粒 )或 RNA诱导产生对其编码蛋白的免疫应答。核酸疫苗是疫苗领域较新的成员 ,目前还没有允许用于人医或兽医。然而 ,实验研究表明以质粒 DNA为基础的核酸疫苗可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应答 ,而且已有几例临床实验正在验证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它不仅非常灵活 ,而且可针对许多动物模型产生保护性免疫 ,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是 ,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 ,核酸疫苗一般不能引起与传统疫苗一样强的应答 ,因此 ,许多实验室都在研究以增强这种很有前途的疫苗的免疫原性。D…  相似文献   
17.
18.
用从木瓜酶修饰的猪红细胞提取的 CD5 8分子 ,协同 ND 疫苗免疫 8日龄雏鸡 (分为试验 A组、对照 B组 ) ;用从正常猪红细胞提取的 CD5 8分子 ,协同 ND 疫苗免疫 18日龄雏鸡 (分为试验 C组、对照 D组 ) ,以β-微量法测定ND抗体效价 ,以 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检测鸡外周血 T细胞的变化 ,并分别用 NDV F4 8E9强毒株在免疫后 2 4 d攻击 A组和 B组鸡、39d攻击 C组和 D组鸡。结果表明 ,免疫前 ,8日龄雏鸡的 ND抗体效价为 2 5.8,18日龄雏鸡的 ND抗体均为阴性 ;免疫后 ,与对照 D组比较 ,试验 C组的 ND抗体提前 4 d达到 2 4 .8,并且试验 C组 N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 D组 ( P<0 .0 1) ,保护期延长 ;试验 A组雏鸡体内 ND抗体变化和对照 B组相似 ,但试验 A组雏鸡外周血 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 B组 ( P<0 .0 1或 P<0 .0 5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试验 A组鸡死亡率为 33% ,对照 B组鸡死亡率为6 3% ;试验 C组鸡死亡率为 17% ,对照 D组鸡死亡率为 5 3%。本研究结果表明 ,猪红细胞 CD5 8分子具有较好的疫苗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正常猪血清对SRBC的溶血作用。并根据猪血清对SRBC的破坏作用经SRBC吸收和加入SRBCLFA-3后即显著降低或消失,提出了猪血清破坏RBC的作用与血清中游离CD_2的存在有关的论断。此外,又根据反复解离和经SRBC吸收后的猪血清具有阻止正常猪血清对SRBC的破坏作用和猪PBMCE玫瑰花环的形成,认为猪血清中可能存在天然的LFA-3,进而对血清游离CD_2在淋巴细胞激活中的功能提出了“游离CD_2调控途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近年来陕西关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利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盒对陕西富平关中奶山羊进行随机抽样检测,采集乳房炎阳性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从364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337株细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6株,占所分菌的55.2%;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占所分菌的14.8%;乳房链球菌24株,占所分细菌的7.1%;猪链球菌9株,占所分细菌的2.7%;大肠埃希菌61株,占所分细菌的18.1%;其他细菌7株,占所分细菌的2.1%.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本研究结果为奶山羊乳房炎防治和鲜乳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