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8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B2L和VIR蛋白的抗原性,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羊口疮病毒B2L和VIR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中,对其进行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对鉴定为阳性的菌液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用灭活的羊口疮病毒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ELISA鉴定B2L和VIR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B2L、VIR蛋白均能与兔抗羊口疮病毒抗血清结合,证明B2L、VIR蛋白具有与羊口疮病毒共同的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确定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剂量标准,试验采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以寇氏法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IC50分别为0.98±0.16、2.54±0.39和1.60±0.34(含N量mg/mL)。这说明秃疮花水溶性外用制剂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一定的杀菌抑菌功能。  相似文献   
103.
MTT法检测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是利用T淋巴细胞与抗原或有丝分裂因子(简称为丝裂原)在体外共同培养,引起细胞内新的DNA合成及细胞分化,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从而发生一系列变化,进一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这一特性来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试验,是细胞免疫的一个测定指标。其常用测定方法有形态学方法、同位素掺入法(^3H—TdR掺入法),形态学方法主观性强,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04.
口蹄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快速和远距离传播,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主要包括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  相似文献   
105.
中药佐剂对提高新城疫Ⅱ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6.
可溶性CD2分子及其配体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7.
无菌采集犬抗凝血,分离淋巴细胞并制备成不同浓度。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浓度淋巴细胞、犊牛血清(FCS)、植物血凝素(PHA-P)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猪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犬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FCS为10%时,PHA-P为12.5μg/mL时,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猪TF浓度在0.195~25mg/mL时,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猪TF单独或与PHA-P共同作用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均为1.56mg/mL,且猪TF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的效应优于与PHA-P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证实,猪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有良好的刺激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以2、4、16、32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100、50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替代最优水平组合中的sCD2,进行淋转抑制试验。试验结果提示,2、4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对猪血清sCD2配体或SRBCsCD2配体促淋转及协同PHA-P促淋转效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掏作用(P〈0.05或P〈0.01)。在SRBC培养上清液和猪血清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s  相似文献   
109.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古典猪瘟参考毒株Shi men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采用巢式RT-PCR技术,从陕西省猪病料中成功扩增出9株猪瘟流行毒株E0全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ALD、Alfort187、Brescia、C HVRI、CAP、Shi men、GXWZ02和HCLV等代表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核苷酸分析表明:这9株猪瘟流行毒株可以分为2大群,1株(LN163)属于群I,与Shi men强毒株、HCLV疫苗株和GXWZ02野毒株等代表株的同源性为80.8%~82.4%;另外8株属于群II,毒株之间E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6%~99.6%。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9株流行毒株中,群I中的LN163毒株与我国野毒参照株GXWZ02的同源性只有83.9%,而其余8株与GXWZ02株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4%~98.1%,形成明显不同的进化分支;同时这9株流行毒株与我国疫苗株HCLV和经典强毒株Shi men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0%~89.5%和89.1%~91.8%,均呈现较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