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正> 梨枣是山西省临猗县果农从当地枣树变异中选育出来的。其果实大,长圆或近球形,状似梨,平均单果重36.1g,最大82g,褐红色,肉厚绿白色,肉质酥脆,细嫩爽口,汁多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二维超声椭圆振动台振动轨迹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数学理论,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振动台的几何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了振动台的模态。以振动台的伸缩模态频率和弯曲模态频率为基础,采用区间消去法优化了二维振动台的尺寸参数,使得两种振动模态频率相近。并对所优化的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拟合了振动台表面的运动轨迹。最终通过优化得到振动台的设计尺寸,将振动台的两种模态频率差值控制在0.5Hz,由此减少了振动椭圆轨迹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NPR1是SA介导的植物抗病通路中的转录共激活因子。本实验采用RT-PCR技术从杧果(Mangifera indica)中分离得到了MiNPR1-1和MiNPR1-2。序列分析显示:MiNPR1-1基因编码471个氨基酸,MiNPR1-2基因编码445个氨基酸。2种MiNPR1蛋白皆含BTB/POZ结构域和锚蛋白重复序列,非跨膜蛋白且无信号肽,为不稳定酸性亲水蛋白。蛋白结构预测表明:MiNPR1蛋白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相符。进化关系得出:MiNPR1-1为单独分支起源,MiNPR1-2蛋白与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的XP_031280798.1聚类为一簇。本研究克隆了杧果NPR1基因,预测其编码蛋白特征,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在杧果上的功能及培育杧果优良抗病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丰年虫幼体、熟蛋黄、豆浆、商业开口料、脱壳丰年虫卵5种常见的淡水鱼开口饵料对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仔鱼进行了25 d的培育试验,探讨不同开口饵料对其开口摄食率、存活率、生长率和形态参数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淇河鲫最理想的开口饵料。研究结果显示:投喂24 h后,蛋黄组的开口摄食率达到100%,其他各组的开口摄食率也都大于88%,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0~15 d时,各组存活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5 d后,各组的存活率基本保持稳定,25 d后,丰年虫幼体组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蛋黄组和豆浆组(P <0.05);25 d后,丰年虫幼体组的生长效果最好,其体重和体长分别增长了39.10倍和1.65倍,其末体重、末体长、日增体重、日增体长、体重和体长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其次为蛋黄组,而另外三组表现出较差的生长效果;在形态参数方面,25 d后,丰年虫幼体组的肥满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 <0.05),其次为脱壳丰年虫卵组。综上,5种常见开口饵料中,丰年虫幼体是淇河鲫仔鱼最理想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由霍乱弧菌菌影(Vibrio cholerae ghosts,VCG)和纳米壳聚糖凝胶(Gel)组合制作的一种新型灭活衣原体疫苗复合佐剂是否可增强鹦鹉热衣原体原体(elementary body,EB)灭活抗原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60只7日龄SPF鸡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EB+VCG+Gel组、EB+VCG 组、Gel组和EB组。通过滴鼻途径免疫鸡群,免疫2次,每次间隔14 d,免疫后检测鸡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D4/CD8T 细胞比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攻毒后鸡喉头排菌量和肺脏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与Gel和EB组相比,EB+VCG+Gel和EB+VCG组IgG 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指数、IFN-γ含量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此外,与Gel和EB组相比,攻毒后第12天,EB+VCG+Gel组喉头排菌量极显著降低(P<0.01),攻毒后第7天,肺脏损伤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壳聚糖凝胶、VCG、灭活衣原体 EB 组合构成的新型滴鼻衣原体疫苗经鼻腔接种动物后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阻断鹦鹉热衣原体经呼吸道途径传播,防止鹦鹉热衣原体从动物向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6.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这里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冒着黑烟的大烟筒,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宁静。生活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里,我不知道什么是忧愁。每天我只是无忧无虑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而我的家就在一片绿色的茶园  相似文献   
17.
水分是衡量植被生理状态和形态结构的重要参数。青藏高原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对其在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动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基于236个地面样方实测数据和AMSR-E每日亮温数据,利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确立了青藏高原植被含水量的遥感反演模型。同时,估算了青藏高原植被含水量空间分布,分析了2002-2010年植被含水量的时间动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微波极化指数(MPI)优于微波植被指数(MVI),18 GHz的MPI乘幂模型AWC=128.93×MPI-0.67可以很好地反映植被绝对含水量(AWC)空间变化动态;2)青藏高原7月份日植被含水量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递增的趋势。其中,西北部至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植被含水量主要集中在800 kg/hm2以下,东南部植被含水量较西北地区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800~4 000 kg/hm2之间;3)多年平均月际间的植被含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变差系数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4)温度和降水与植被含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降水对植被含水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杨可  张戈  朱金浩  张汪洋  桑梓杰  陈思宇 《绿色科技》2023,(14):148-155+161
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场地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效治理场地污染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治理场地污染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综述,总结了现有场地污染模拟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以帮助更好地跟踪污染物迁移过程,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修复技术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从而降低二次污染,提升修复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场地污染的模拟和修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在模拟技术方面,应该灵活运用软件,多种模型耦合模拟,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问题精准设计;在修复技术方面,应降低修复产生的次生污染,大力发展植物修复技术,寻找兼顾环保和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甘南高原土壤氮磷比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氮磷比是影响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准确模拟分析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改善土壤环境和指导农牧业生产的基础.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了甘南高原土壤全氮、速效磷、氮磷比及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5~30 cm和30~60 cm土层中的土壤氮磷比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甘南高原土壤氮磷比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递增.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氮磷比逐渐降低,其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全氮、速效磷的空间自相关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拔和植被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氮磷比逐渐降低.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2种草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较非草地稳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大部分除氮微生物遇冬季低温难以对污水进行有效脱氮的问题,从冬季水浸稻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在10~15 ℃下具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的菌株D15。经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考察了氮源质量浓度(100、150、200、250、300、400、600、800 mg/L),碳源种类(柠檬酸三钠、丁二酸钠、乙酸钠、草酸钠、麦芽糖),摇床转速(130、150、170、190、210 r/min),培养温度(5、10、15、20、25、30、35 ℃)对菌株D15除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D15在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初始氮源质量浓度150 mg/L、摇床转速190 r/min、15 ℃条件下培养,对氨氮、硝氮及亚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了100.0%。在猪粪废水中添加柠檬酸三钠、15 ℃下分别处理54 h和66 h后,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0%和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