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结球甘蓝的双交种和四交种为材料, 研究了影响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用高出胚的材料与不易出胚的材料杂交后, 能明显提高不易出胚材料的出胚能力; 双交种比单交种容易培养出健壮的胚, 成苗率也高; 高糖培养4 d后添加低糖培养液可显著提高胚产量。  相似文献   
92.
将4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组分别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制剂I号和Ⅱ号,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2%(P<0.05)和6.53%(P<0.05),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0%(P<0.05)和3.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下降了4.44%(P>0.05)和15.55%(P<0.05);腹泻指数分别下降了47%(P<0.01)和83.5%(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2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1)。试验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黄芪开沟覆膜露头农艺高产优势明显,但在实际生产中移栽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导致种植成本快速攀升,是制约根茎类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槽轮式移栽机点苗机构和覆土机构2个关键部件。盛苗槽采用正反两个方向在沿槽轮圆周方向倾斜排列的方式,通过地轮带动槽轮转动,可实现盛苗槽内的黄芪种苗按照正确的姿态投置在苗沟之中,且满足种苗向苗沟内侧两边交替投置的农艺要求;覆土机构采用螺旋绞龙结构,这样有利于实现苗沟覆土厚度均匀一致,为苗沟回填后保持土壤的平整度提供保障。通过田间试验,样机出苗整齐、长势良好、单株茁壮,无漏苗现象。在综合效益方面,相比对照机具,项目样机可节约地膜用量52 kg/hm2,减少用工20人/hm2,移栽环节可节省支出2 000元/hm2,同时为秋季机械化挖掘收获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4.
‘福春1号’大白菜是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抽薹春白菜新品种。为鉴定该品种的纯度,利用80对SRAP引物组合对‘福春1号’及其亲本混合池DNA模板进行扩增,筛选出杂交种具有亲本互补特征带的引物组合,并利用该组合对田间栽培的‘福春1号’大白菜幼苗进行纯度检测。本研究最终筛选出引物组合M2+E4,其对杂交种扩增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可将亲本和杂交种有效区分。利用这对SRAP引物组合对102株‘福春1号’大白菜幼苗进行纯度检测,检测纯度为94.12%。SRAP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福春1号’大白菜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95.
通过实施控冠、控果、控水、控肥、控病虫及改善桔园生态条件的"五控一改"技术,达到提高南丰蜜桔品质、增加南丰蜜桔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从日本引进青花菜杂种19份,通过秋季田间经济性状和翌年春季开花习性鉴定,筛选出7份青花菜不育材料.用甘蓝类蔬菜自交系分别与其杂交,后代鉴定结果表明该7份青花菜不育材料为优良的胞质雄性不育材料.2000年以青花菜胞质不育材料为不育源,用甘蓝高代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转育,连续回交5代,育成6个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雄性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植株生长健壮,苗期低温无叶片黄化现象,花瓣完全开放,雌蕊发育较正常,蜜腺较发达,雄蕊完全退化,杂交结实正常.利用该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经田间试验鉴定,筛选出5个优良杂交组合,通过进一步试验、示范,育成甘蓝新品种夏华2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陈文辉新作     
  相似文献   
98.
通过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双交种与单交种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相比,其单株重优势率表现不一,以平均值作比较分析,除产量性状中叶柄重和单株重三交种比单交种大外,其他性状三交种均与单交种相当;而双交种在株高、叶柄长、叶柄重和单株重等方面不如单交种。单交种整齐性最好,双交种整齐性最差。三交种耐热性最强,而双交种和单交种耐热性相当。抗病性强弱顺序为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并且双交种和三交种的病害扩展速度大大低于单交种。  相似文献   
99.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早熟和中晚熟大白菜为试材.在福州环境条件下,研究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大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种材料的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存在很大差异;供体植株采蕾期的气温条件是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关键因素,采蕾之前3d的气温在14C/24C(夜/昼)最适宜小孢子发育;盛花期的花蕾和供体植株营养状况良好,有利于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00.
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0个青花菜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有 6个诱导出胚状体,诱导率达 60%,其中绿洲 808产胚量可达 13. 6个·蕾 -1;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到双核期适宜小孢子培养;在 1 /2NLN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蔗糖、活性炭、6 BA、AgNO3、2, 4 D有利于胚胎发生; 32℃热激处理 1d有利于小孢子产生胚状体;采蕾前 2-5d的温度在 15-25℃适合小孢子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