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9篇
  17篇
综合类   347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稻麦秸秆综合利用有多种途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提高土壤地力、减少焚烧、以快捷的方式大量处理秸秆的最有效手段。1机型与特点稻麦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的基础上,根据秸秆还田和耕整地的农艺要求,对旋切刀的形状与排列、刀辊的转速、埋草与防缠草性能等优化设计而形成的新型耕整地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92.
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难、秧苗素质不稳等问题日益凸显。基质育秧技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已经普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验示范证明,基质育秧无需到田间大量取土,克服了田间取土带来的杂草、土传病害等问题,是一条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93.
黄种皮绿豆新品种苏绿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豆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目前国内绿豆多为绿色种皮,而韩国等某些亚洲国家喜爱食用黄种皮绿豆,目前国内普遍缺少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黄种皮绿豆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苏绿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种皮绿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本文介绍了苏绿3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4.
江苏省大豆生产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大豆生产与发展的历史、目前科研与生产及加工现状、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育种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菜用大豆(Glycine max)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豆类蔬菜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豆类蔬菜的喜爱,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高产、大粒菜用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新大粒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江苏省鉴定,现就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6.
红小豆是我省的传统出口产品,具有栽培和生产的悠久历史。由于近年来种植结构的调整,红小豆产量低、效益差、品种杂,导致其种植面积逐渐下降,生产效益也日趋降低。为此,选育优质、高产的红小豆品种,提高我省红小豆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红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小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7.
菜用荷兰豆新品种苏豌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豆是中国南方冬季栽培的主要菜用豆类蔬菜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豆类蔬菜的喜爱而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豌1号是本单位最新选育的菜用荷兰豆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江苏省鉴定,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8.
以魔芋飞粉/淀粉、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魔芋飞粉/淀粉共混膜,并评价共混膜的降解性和氮素缓释性。结果表明,纯PVA膜吸水倍数、拉伸力和穿刺力分别为0.57 g/g、951.7 N和49.7 N,飞粉与PVA比例从0.2∶1增加至0.6∶1时,共混膜吸水倍数为1.0 g/g左右,拉伸力和穿刺力分别从763.2 N和44.475 N升高至1 253.2 N和70.5 N;浸泡28 d后纯淀粉膜和纯PVA膜的氮素缓释率为3.170%和4.201%,而飞粉共混膜缓释率为17.704%~50.210%;由红外图谱在3 700~3 000 cm-1的峰变窄,在2 910 cm-1出现尖峰,说明葡甘聚糖的C-H的伸缩振动增强,飞粉与聚乙烯醇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经过电镜扫描测定之后,可以看到编号为0∶1和st∶1的共混膜表面没有明显的孔洞,0.2∶1和0.4∶1的共混膜表面有少许孔洞,而飞粉0.6∶1的共混膜表面有较多的孔洞,并出现霉点,说明共混膜发生降解。因此,飞粉与PVA共混可改善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膜的降解性提高、肥料的缓释速度可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99.
用相对耐寒的2个木薯品种华南124和Arg7为材料,设置14℃弱低温驯化后4℃伤害处理、非驯化直接4℃处理和25℃对照,观察和测定了木薯在低温驯化处理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该2个品种经低温驯化处理后比非驯化处理,植株形态损伤减轻,恢复正常温度后形态恢复力增强;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脯氨酸含量增幅高而丙二醛含量指示的细胞膜破损变小;而在温度恢复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均较快。形态与生理指数一致表明,弱低温驯化能够有效提高木薯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及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0.
杂交稻新组合武香988在汉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香988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武香A"与恢复系"98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7016。2004年引至陕西汉中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熟期适宜、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适宜陕南汉中、安康海拔650m以下平川和丘陵稻区种植,2008年2月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在我省适宜稻区种植(陕引稻NO:2008004)。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汉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