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湖北黑头羊瘤胃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选择体重(35±2)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12月龄湖北黑头羊羯羊15只,正常饲喂20 d后采集瘤胃液样品,提取样品总DNA后对细菌16S rDNA序列的V4区进行PCR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对扩增子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用QIIM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5个样本共获得高质量有效序列51 762条,基于97%相似性共归为851个操作分类单位(OTU);α-多样性指数表明Chao1、Ace指数分别为509.39,502.40,Shannon、Simpson指数分别为6.23,0.958 2;经过物种注释和统计,15个门、24个纲、24个目、34个科以及87个属被鉴定;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6.94%)、厚壁菌门(Firmicutes,23.41%)、柔膜菌门(Tenericutes,3.19%)为优势门,拟杆菌纲(Bacteroidia,66.09%)、梭菌纲(Clostridia,20.74%)为优势纲,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66.09%)、梭菌目(Clostridiales,20.74%)、厌氧原体目(Anaeroplasmatales,2.75%)为优势目,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c,43.88%)、理研菌科(Rikenellaceac,12.33%)、毛螺旋菌科(Lachonospiraceae,10.47%)为优势科,普雷沃代菌属1(Prevotella_1,35.37%)、普雷沃氏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17.73%)、理菌属_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12.00%)为优势菌属。说明湖北黑头羊瘤胃细菌多样性较低,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次之;普雷沃氏菌属1是湖北黑头羊瘤胃中最优势细菌属。  相似文献   
92.
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一种主要表现类型,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多发于羔羊,成年羊较为少见,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该病几乎在所有养羊的地区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93.
波尔山羊与宜昌白山羊的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波尔山羊与宜昌白山羊进行杂交,测定杂交后代的初生重和前期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波宜杂交一代山羊的初生重、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63.5%、27.7%和38.9%,差异均极显著(P<0.01),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杂交后代的适应性也较好,适合在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青贮饲料饲喂肉羊的效果,试验选取60只12月龄、体重相近(35.3 kg±1.5 kg)的健康荆楚黑头羊(暂定名)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饲粮中不添加青贮饲料(对照组),B组添加玉米秸秆青贮,C组添加全株玉米青贮,D组添加全株玉米+饲料桑青贮。试验持续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饲喂试验结束后,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B、C、D组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P<0.05,P<0.01),而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C组和D组羊的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2)C组和D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P<0.01),而B组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3)各组间羊肉的p H值、剪切力、滴水损失和熟肉率以及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C组和D组的n-6/n-3值极显著低于A组(P<0.01),而D组的饱和脂肪酸(SFA)占...  相似文献   
95.
96.
为了准确度量郧巴黄牛体重,并为郧巴黄牛的提纯复壮和加快保种进程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郧巴黄牛公牛43头、母牛55头进行体重和体尺测定,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牛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914);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824)。说明影响公牛体重的最主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影响母牛体重的最重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和腹围。  相似文献   
97.
张凤  李鑫  陈明新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6):1730-1738
本研究旨在对猪SEPW1基因的潜在启动子区进行克隆及转录活性分析,获得其核心启动子区域,并进一步分析转录因子SP1对SEPW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为探索SEPW1基因在猪肉质性状方面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PW1基因在大白猪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空间表达谱;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6个逐级缺失的SEPW1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6个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检测各载体的双荧光素酶活性获得SEPW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对核心启动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潜在的S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过表达、抑制表达、定点突变及凝胶迁移试验(EMSA)确认S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存在及其对SEPW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EPW1基因在所检测的4月龄大白猪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腓肠肌及心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双荧光素酶活性显示,猪SEPW1基因5'侧翼区-443~-231 bp为其核心启动子区,且-378~-306 bp存在1个潜在的SP1结合位点。过表达和抑制表达SP1基因结果显示,转录因子SP1能够促进SEPW1基因的转录;定点突变及EMSA试验确认,转录因子SP1可直接与SEPW1基因启动子区的SP1结合位点(-348~-339 bp)相结合。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SP1可直接靶向SEPW1基因的启动子区并促进SEPW1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恩施黄牛的发展状况,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项目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恩施黄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恩施黄牛存栏量约7.2万头,基础母牛占群体比例为54%,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406kg和318kg.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各阶段体重均有提高,体型趋向肉用;笔者对恩施黄牛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
湖北黑头羊是以麻城黑山羊和波尔山羊为杂交亲本,经过导入杂交、横交固定、建立基础群阶段,然后经3个世代群体的继代选育,形成以502只母羊和31只公羊组成的黑头白身、性能优秀的新品系群体。结果表明,3世代与0世代相比,6月龄体重公羊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差异显著(P<0.05),公、母羊体重随世代呈增加的趋势,公羊的选育进展明显优于母羊。在体尺性状方面,3世代与0世代相比,公、母羊体高、体长增加明显(P<0.05),但2世代以后趋于稳定;各世代公、母羊胸围、管围出现逐代上升趋势,但世代间差异变化不明显(P>0.05)。肉用性能在0世代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0.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寄生虫的滋生,且多呈地方性流行。山羊感染寄生虫病后常因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其他疾病,给养羊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对湖北地区主要山羊蠕虫病及其常用药物和注意事项做一介绍,以期为湖北地区山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