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七总皂苷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免疫佐剂——三七总皂苷(PNS)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采用比色法,以PNS含量为指标,分别对PNSβ-环糊精的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恒温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PNS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PNS含量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说明PNS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PNS.  相似文献   
62.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免疫佐剂——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柱Discovery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水-乙腈,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含量5.19%,人参皂苷Rb1含量32.19%,人参皂苷Rg1含量41.28%,3种皂苷含量之和为78.66%.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三七总皂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雏鸡饲料添加黄芪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是一味补益类中草药,因其毒副作用小,兼具药物性和营养性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将黄芪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雏鸡,有促进雏鸡生长发育以及调节雏鸡免疫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农科高职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目的明确、专业兴趣较浓、目标要求较高,但存在行为素质较差、盲目自负、意志品质较差,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等突出问题。他们虽然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兴趣较低、信心不足,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针对学生素质和英语学习特点,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赏识教育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措施,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5.
试验将20只2月龄健康番鸭,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进行静脉注射和口服硫酸头孢喹肟给药的药动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0和20 mg/kg。以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硫酸头孢喹肟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程序软件处理。鸭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V(c),(1.146±0.02) L/kg;t1/2α,(0.290±0.02)h;t1/2β,(1.691±0.15)h;AUC (6.635±0.18)(mg·h)/L;CL(s),(1.508±0.04)L/(kg·h)。鸭口服硫酸头孢喹肟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45±0.05)h;t1/2(ke),(0.96±0.29)h;T(peak),(0.91±0.09)h;C(max),(3.14±0.64)mg/L;AUC,(8.29±1.26)(mg·h)/L;F,(62.55±0.10)%。硫酸头孢喹肟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表现为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迅速。但口服给药在鸭体内生物利用度低,可能由于硫酸头孢喹肟的脂溶性低,其在消化道吸收率低所致。但8 h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14±0.03)~(3.14±0.64)μg/mL),可抑制鸭疫里默氏杆菌及其他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66.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牡丹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提取时间(C)为影响因素,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Y=5.81+0.29A+0.13B+0.30C+0.24AB+0.45AC+0.24BC-0.50A2-1.42B2-0.61C2(R2=0.984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乙醇体积分数与液料比、液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乙醇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41:1(mL/g)、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为6.08%,与理论预测值(5.96%)的相对误差为2.01%.[结论]通过响应面建立的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具有所需试剂少、提取时间短、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67.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桑叶提取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乙醇醇沉桑叶水提物,制备桑叶粗多糖MLP-1、MLP-2、MLP-3、MLP-4、MLP-5,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各提取物多糖含量。以5种桑叶粗多糖和桑叶水提物(MLAE)为试验药物,采用MTT法比较多糖含量分别在15.625、31.25、62.5、125、250 μg/mL浓度时各提取物单独刺激及协同LPS、PHA共同刺激小鼠脾脏B、T淋巴细增殖的变化。结果显示,多糖浓度在15.625~250 μg/mL范围内,各提取物无论单独还是协同LPS和PHA时均能促进小鼠脾脏B、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MLP-1多糖含量在低浓度时能显著刺激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P<0.05);MLP-3和MLP-5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较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MLAE协同LPS在大部分浓度点的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和LPS对照组,可显著提升体液免疫功能(P<0.05)。  相似文献   
68.
8种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猪源大肠杆菌的中药,选取板蓝根、五倍子、鱼腥草、穿心莲、黄连、黄芩、连翘和金银花等8种中药进行煎液(相当于1g/mL生药),采用纸片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具抑菌作用的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板蓝根、五倍子、穿心莲、黄连和黄芩等5种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TXH11-1)具抑制作用,五倍子的作用最强,对3株菌(TXH11-1、TXH5-2和MAZW7-3)的MIC均为31.25 mg/mL,MBC为62.50~125.00mg/mL;其次是黄连,平均MIC、MBC分别为62.50mg/mL和208.33mg/mL;穿心莲平均MIC为104.17mg/mL,MBC为125.00~500.00 mg/mL;黄芩抑菌效果稍弱,平均MIC为208.33 mg/mL,仅对TXH11-1和MAZW7-3有杀菌作用,MBC≥250.00mg/mL;板蓝根的作用最弱,仅对TXH11-1和TXH5-2具抑制作用,MIC≥250.00mg/mL,对TXH11-1有杀菌作用,MBC为500.00mg/mL;金银花、连翘和鱼腥草对3株试验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对桑杜口服液进行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以最高浓度(4.0 g/mL)、最大给药容积(0.2 mL/10 g)于24 h内灌胃3次桑杜口服液,小鼠体质量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亮,饮水摄食正常,给药后7 d内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表明桑杜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取4周龄Wistar大鼠(清洁级)80只,随机分为4组,3个药物剂量组分别灌胃4.0、1.0、0.25 g/mL桑杜口服液1.0 mL,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每天观察大鼠的给药反应。每周称质量,计算周增质量,并于给药30 d结束时,每组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采血,进行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计算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子宫、睾丸的质量及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大鼠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表明桑杜口服液对大鼠无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70.
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州地区分离的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情况进行检测,为养殖场今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49株大肠杆菌进行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氯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等的耐药率分别达到100%、97.96%、95.92%、89.80%、59.18%和51.02%;而对多黏菌素E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也达到44.90%和32.65%。进一步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SBL耐药基因中blaCTX-M的检出率最高,达到12.24%(6/49);其次为blaSHV,8.16%(4/49);有一株大肠杆菌携带blaTEM基因。其中一株同时携带blaCTX-M和blaSHV。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率达到30.61%(15/49),其中4株同时携带blaCTX-M基因。泰州地区分离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的广泛分布表明这些耐药基因存在快速传播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猪场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