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2011年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择黄梁木幼树40株,2014年5月在广东雷州开展了家系造林对比试验,2015年1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冠幅、枝下高、冠高比、冠径比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性状家系遗传力均达到0.5以上,家系间选择潜力大;根据性状相关分析和回归检验判断,地径、树高、枝下高对材积指数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材积指数主要性状指数方程。以10%的入选率选出4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家系的地径、树高、材积指数、枝下高、冠径比和冠高比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15%、20.49%、46.20%、9.98%、2.45%和-8.95%。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香椿Toona sinensis种源间种子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规律.【方法】对11省35县(市、区)的香椿种子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和结论】种子全长、种翅长、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种子宽厚比、百粒质量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种子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种子宽厚比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1.16%和5.60%.各性状的重复力以百粒质量最高,种子宽厚比最低,分别为98.1%和75.5%.种子长与采种点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长、种子长宽比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大小有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减小的趋势.种子厚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种子长宽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厚、百粒质量与年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长、种子长宽比与年均日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种子厚与年均日照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质量与种子宽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子长宽比相关不显著.种子宽与种子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种子全长、种翅长、种子长相关不显著.根据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5个种源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33.
对2009~2012年浙江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单季杂交粳稻组试验45组数据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有效穗。构成单季粳杂稻产量的主成分因子是生育期、穗实粒数和株高等,其中,熟期因子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穗数因子,株高因子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单季杂交粳稻高产组合单产8215 kg/hm2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总粒数171.6~197.6粒,结实率82.8%~87.2%,穗数195.8万~208.9万/hm2,千粒重24.9~26.4 g,株高101.3~106.8 cm。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对我国境内各地区采集的构树种子进行表型性性状观测,分析其地理变异,旨在揭示不同种源构树种子地理变异规律及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构树种源类群划分和造林用种调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21个省(区)42个地点构树种子性状进行了观测,通过方差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其地理变异趋势。[结果]构树各种源间种子形态差异较大。种子长、厚、千粒重这3个性状差异由遗传控制较强,种子长、厚、千粒重的地理变异受采种点经度、纬度变异的双重控制,呈连续的渐变群地理变异模式。种子长、厚、千粒重均呈西南-东北梯度变异趋势,其中种子长、厚受经度的影响大于受纬度的影响,种子的长、厚、千粒重与采种点海拔均呈正相关,其中千粒重受海拔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2个构树种源划分为4类,其中类群Ⅰ由山东青岛种源单独组成,其特点是种子体积质量均为最大,种子外观呈细长型;类群Ⅱ由东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较大,外观相对圆润;类群Ⅲ由中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适中,外观圆润;类群Ⅳ由南部、西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较小,外观最为圆润饱满。聚类结果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刨花润楠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从樟科树种SSR引物中筛选多态性高的引物,并对刨花润楠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对影响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设置7个水平,利用正交设计L_(16)(4~5)进行优化,确定最佳体系,并用该体系从187对候选引物中进行引物筛选。利用软件POPGENE1.32、PowerMarkerv3.25、FSTAT、GenAlex6.5、Structure2.3和POPTREE分别计算观测等位基因数目(Na)、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性信息量(PIC)、基因流(Nm),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刨花润楠最佳体系(20μL)为:Taq酶1.0 U、dNTPs 0.25 mmol·L~(-1)、Mg~(2+) 1.25 mmol·L~(-1)、引物0.5μmol·L~(-1)、模板50 ng。最终筛选出12对具有多态性高的SSR引物。Na、Ho、He和PIC的平均值分别为15.083、0.576、0.751和0.722,表明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m平均值为1.500,种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UPGMA将24个种源聚为3类,与Structure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优化了刨花润楠SSR-PCR反应体系,并获得12对适用于刨花润楠的SSR引物,刨花润楠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24个种源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136.
麻风树EST-SSR的筛选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麻风树EST-SSR标记,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麻风树EST序列为材料,运用CAP3软件对EST序列进行组装后,再运用SSRIT软件进行EST-SSR标记的预测。[结果]麻风树13193条EST序列经组装后获得6281个UniGene,其中1367个Contig,4914个Singleton。利用SSRIT在线软件对UniGene分析得到206条EST-SSR。拼接后的Unigene含有SSR位点的频率为3.28%,麻风树EST-SSR的发生频率为1/29kb。这些EST重复基元中,三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最多,分别占24.76%和21.84%;五、六核苷酸重复次之,分别占16.50%、20.39%;单、四核苷酸的重复基序最少,分别占9.71%和6.80%。在所有的核苷酸重复基序中,二核苷酸重复序列AG所占比例最高,约占12.62%;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AT和AAG,各占6.80%、6.31%。[结论]上述结果对于开展麻风树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7.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籼稻金早47和中嘉早1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早47和中嘉早17为研究材料,采用4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旱育移栽、直播、抛秧和机插),以探讨早稻种植的最佳的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产量均为,旱育抛秧直播机插;以旱育移栽最高,金早47产量为6.223t/hm2,中嘉早17达到6.574t/hm2。  相似文献   
138.
SRAP体系优化及在胡枝子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胡枝子SRAP - PCR反应体系的5种因素(模板、Mg2+、dNTPs、引物、T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胡枝子SRAP - 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L):模板DNA40ng,dNTPs 0.16 mmol/L,Mg2+ 1.5 mmoL/L,Ta...  相似文献   
139.
协优中1号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协青早A为母本,恢复系中组14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熟期早、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容易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协优中1号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海南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比较不同种源刨花润楠光合作用的差异,为刨花润楠良种选育与造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建瓯种源(MJO)、福建顺昌种源(MSC)、广东乐昌种源(YLC)、广东仁化种源(YRH)、广西灵川种源(GLC)、广西恭城种源(GGC)6个在广东有推广潜力的刨花润楠种源为材料,观测刨花润楠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并计算出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暗呼吸速率等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广西恭城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了12.20μmol·m~(-2)·s~(-1),而且其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之间的差值最大,为604.60μmol·m~(-2)·s~(-1),而福建建瓯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5.32μmol·m~(-2)·s~(-1),福建顺昌种源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间差值最小。【结论】参试的6个种源刨花润楠中,广西恭城种源的刨花润楠利用弱光、强光能力和对光适应能力最强,光合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刨花润楠的造林可适度密植或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