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任豆种源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任豆Zenia insignis种源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规律。【方法】从任豆分布区收集5省21县(市、区)的任豆种子,对种子表型6个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任豆种源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结果】种子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长厚比、百粒质量6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性状变异系数在5.76%~10.16%,其中,种子厚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0.16%,其次是百粒质量和种子长度,变异系数达8%以上,种子宽度变异系数最小,但变异系数也达5.76%。6个种子性状的重复力均在80%以上,其中,种子长度的重复力最高,达到98.1%,其次是种子厚度和种子宽度,均高达90%以上,种子长宽比的重复力最低,但也达到84.2%。不同种源种子性状与采种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呈负相关,其中,种子厚度和百粒质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长宽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任豆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长厚比、百粒质量与采种点年平均气温也均呈负相关,但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年均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根据任豆种子6个不同性状指标,对21个种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1个种源划分为5个类群。【结论】任豆21个种源可以划分为5个类群,划分结果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  相似文献   
142.
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与农药的使用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但剂量过大会造成成本上升、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恶化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存在一类自生型细菌称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忍受或抵抗植物所遭受的不利环境,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和促进植物生长.文章从PGPR的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生物防治性能和环境修复功能4个方面阐述,旨在了解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找出能改善植株抗逆性,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植株更好更快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采用赤红壤、赤红壤+泥炭土(1∶1,V/V)、泥炭土3种基质及50%、75%、100%田间持水量3种含水量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种类和含水量处理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赤红壤中,随含水量升高辣木种子发芽率增加,但幼苗在实验期内全部死亡;在赤红壤+泥炭土基质和纯泥炭土中,随含水量升高辣木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且100%田间持水量严重抑制泥炭土中辣木幼苗生长;赤红壤+泥炭土在50%田间持水量时辣木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5%,幼苗株高达33 cm,辣木幼苗小叶片数量达30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质种类、基质含水量、基质种类-含水量交互作用均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小叶数有显著影响。赤红壤+泥炭土在50%田间持水量时有利于辣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144.
为明确播期对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超优千号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超级稻甬优12为对照,开展了7期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超优千号叶龄、播齐历期变化较小,但齐穗至成熟期变长,而甬优12叶龄、播齐历期随着播期推迟变少、变短;超优千号和甬优12产量均随着播期推迟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品种分别以5月25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在6月24日播种的产量最低,超优千号产量下降幅度较大;超优千号的产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甬优12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5.
能源林与林木生物转化能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与化石能源比较,林木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与秸秆相比,林木能量密度高,种类丰富,一次栽种,多年受益,是实现大规模能源化的理想生物资源。文中在概述能源林应用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林木生物转化能源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6.
二色胡枝子组培再生体系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二色胡枝子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以二色胡枝子为材料,研究了6-BA、2,4-D、NAA等因素对其子叶节再生、节段扩繁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子叶节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6一BA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 0.01mg/L;IBA,NAA对二色胡枝子试管苗的生根作用有影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或者1/2MS+NAA0.1mg/L。  相似文献   
147.
CO2气体在植物组培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  赵明  李云  梁机  李慧  陈晓阳 《核农学报》2004,18(5):368-371,384
本文就植物对CO2 的利用、保护地与组织培养环境中CO2 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植株的影响、组织培养中CO2 的施用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概述 ,指出在组织培养中施用CO2 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究黄蒿(Artemisia annua)和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e)作为砧木嫁接菊花的效果,拓展菊花嫁接的砧穗组合,本研究以园林小菊钟山粉韵和钟山紫辰为接穗,黄蒿和大籽蒿为砧木,比较4种砧穗组合嫁接对嫁接株的成活和发病、生长特性(冠幅、冠丛周径、砧木茎粗、最大根长、接穗干重、根干重、总...  相似文献   
149.
以杂交晚籼钱优2015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的生育期影响不大,对产量性状中穗长、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很大,移栽密度在1.4万/667m2时,能兼顾群体和个体,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0.
协优中1号(原名协优612)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协青早A为母本、中组14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抗稻瘟病,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