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国内的水源地评价主要是采用水质指标的单因子评价,缺乏考虑水源地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因子,不能有效识别水源地的安全状况。为此,本研究按照水源产生过程、蓄水过程分析的水污染环节和各种危害因素,从环境特征、人类活动、水质状况和生态完整性4个方面构建水源地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浙江省4座水库型水源地,开展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评估结果表明:全过程评估体系较好地反映水源地水在不同阶段的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性地提出污染控制和预防改进措施,能够切实可行的运用于水库型水源地安全评估的实际工作,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丽佳鸭和连成白鸭为父母本选育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对新品系各世代喙色、脚色、羽色以及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4个世代选育,雏鸭乌喙、青脚、白羽的比率由0%提高到98.13%,选育进展极其显著。7周龄公母肉鸭平均体重为1824.64g,料肉比2.93,达到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3.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果穗套袋前喷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15%四霉素水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观察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生物杀菌剂多利维生7500~50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的防效较好,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荆800倍液,且对葡萄安全;15%四霉素水荆800倍和6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防效均较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防效较好,但对霜霉病无效.  相似文献   
44.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家禽的就巢习性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方法从黒番鸭(Cairina moschata)母鸭下丘脑组织中克隆了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IPR-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125bp,编码35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N625215)。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家禽(鸡、火鸡、鹌鹑)和哺乳动物(人、小鼠、猪、牛)的基因序列分别有93%~94%和69%~71%的同源性,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和70%~72%。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黒番鸭VIPR-1基因的表达量在产蛋期、就巢期和休产期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就巢期表达量最高,休产期次之,产蛋期表达量最低,表明VIPR-1基因与繁殖阶段变化密切相关;对不同组织VIPR-1的表达量分析发现,VIPR-1在垂体、下丘脑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垂体最多,其次是下丘脑,卵巢中的表达量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VIPR-1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特别是垂体)对黑番鸭就巢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45.
为分析AFLP标记与羽色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在利用64对引物对黑、白羽半番鸭及其母本(闽农白鸭和莆田黒鸭)池DNA进行AFLP标记全面筛查,获得3个差异带(H1、H2和H3)的基础上,再次利用AFLP技术分别对上述4个群体的全部个体进行检测,进一步验证这3个AFLP标记是否为半番鸭白羽性状特有或与其相关。结果发现,H1、H2和H3这3个差异带在黑羽半番鸭和莆田黒鸭中均不表达;在白羽半番鸭中以H1的频率最高达89%,H3的频率最低只有52%;在闽农白鸭中H1的频率也达到81%。以此表明差异带H1可作为半番鸭白羽性状辅助选择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6.
半番鸭白羽性状AFLP标记的筛选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coRⅠ/TaqⅠ系列的64对引物对半番鸭羽色性状进行AFLP标记筛查,结果表明:经重复试验,最终获得3个白羽性状特异片段,它们分别由引物组合E-AAG/T-AAC、E-AAG/T-AGT、E-AGC/T-AAT扩增得到。对这3个白羽性状特有的AFLP片段测序分析,其中引物组合E-AGC/T-AAT差异片段序列与鸡的WAG-9005基因全序列相似性为73%;引物组合E-AAG/T-AAC和引物组合E-AAG/T-AGT两个差异片段与数据库中相似性较低,推测可能是新的与半番鸭白羽性状相关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47.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以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德化黑鸡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结果表明:引物P2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并表现为AA、AB和BB等3种基因型;经序列分析发现,BB型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在1094处(G-A)和1095处(T-C),其中在1095处的突变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Cys-Arg)。由基因型分布情况表明,德化黑鸡C系(乌色)和D系(非乌色)均以AA型为主;BB型(含SNP)仅存在于C系中,而在D系中未发现,推测BB型可能是乌色性状特有或与乌色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48.
如何针对某一地区选择合适的花木种类,形成本地区的绿化特色,主要应考虑花木筛选的原则、花木选择方法、试验方法等因素,才能达到绿化城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半番鸭和北京鸭MC1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色是半番鸭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黑素皮质素受体1 (melanocortin receptor 1,MC1R)基因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根据鸡、鹌鹑、雪雁、孔雀等MC1R基因同源序列的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以半番鸭、北京鸭总DNA 为模板,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获得了2个长度为900bp 的基因片段, 并提交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EU877265和EU877264。经比对,发现北京鸭与半番鸭核苷酸序列存在8个变异位点,其中位于184bp(T/A)、229bp(G/A)、364bp(A/G)、385bp(G/A)处的变异导致了氨基酸序列分别在第62位(C/S)、77位(E/K)、122位(T/A)和129位(V/I)发生突变。为进一步研究半番鸭羽色MC1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奠定了基础;通过BLAST进行相似性搜索,结果表明,鸭与黑雁MC1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4%,与其他家禽的同源性也保持在92.8%~98.2%之间。可见禽类的MC1R 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半番鸭、北京鸭与雪雁、黑雁、皇雁亲缘关系相近,从分子角度验证了它们在动物学分类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0.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开展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估算方法研究对我国大豆生产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美国大豆当年种植面积与上一年种植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估算模型,并根据当年大豆生产政策和前3年种植面积平均波动量进行订正来估算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模拟估算与估算检验结果表明:准确率基本都在97%以上,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