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2.
23.
村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点是全县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和连接产销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广大农民获取市场科技信息的重要阵地。村农技110对发挥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作用,加快信息进村入户。  相似文献   
24.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的理论,以管碟法测饲料中盐霉素为例,分析了影响效价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测定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钢管等因素,计算得出效价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12%。  相似文献   
25.
水稻籽粒长宽比是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由于可以减少分离群体中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已成为定位和克隆复杂性状QTL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利用以籼稻品种9311为背景、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代换片段构建的128个经过2代重测序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多元回归,结合Bin-map图谱,定位到了4个控制水稻籽粒长宽比的QTL。其中,qLWR2.1被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812 145 bp区间内,加性效应值为-0.04,加性效应百分率为-1.12%;qLWR2.2被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324 166 bp区间内,加性效应值为0.17,加性效应百分率为4.14%;qLWR3.1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的17 825 bp区间内,加性效应值为-0.25,加性效应百分率为-7.73%;qLWR11.1被定位在第11染色体上的945 168 bp区间内,加性效应值为0.21,加性效应百分率为5.15%。本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进而探明水稻籽粒长宽比QTL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安林林  王火焰  董彩霞  陈智慧 《土壤》2014,46(3):475-480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冬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及抽穗期各部位钾素分布特征,并进行了不同部位含钾量与植株钾含量及成熟期吸钾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植株钾含量随生育期的进行逐渐降低,随土壤供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时期小麦各部位钾含量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性。拔节期小麦叶片与叶鞘的含钾量随叶位由上至下逐渐降低,即1叶2叶3叶4叶,2鞘3鞘4鞘,鞘降低幅度随供钾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孕穗期中低水平下小麦穗中含钾量最高,叶位间叶、鞘的含钾量呈由上至下逐渐降低的梯度变化,即1叶2叶3叶4叶,1鞘2鞘3鞘4鞘,而高钾水平下穗与各叶位的叶片含钾量无显著差异,2鞘的含钾量偏低;抽穗期中低钾水平小麦叶位间除1叶及1鞘含钾量明显较高,其他叶位间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3个时期植株钾素诊断在拔节期及孕穗期进行较好,1叶、2叶和3叶均可作为这两个时期植株钾素营养的诊断部位,1叶与4叶的含钾量比值可以作为植株钾素营养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7.
在日光温室中研究常规灌溉、固定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生长初期,固定灌溉茄子的株高最高,常规灌溉的最低;常规灌溉茄子的叶面积最小,交替隔沟灌溉的最大;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叶片数最多,叶绿素含量最高,常规灌溉的叶片数最少,叶绿素含量最低。生育中、后期,3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叶数的变化与生长初期相似,株高是常规灌溉的最高,交替隔沟灌溉的最低。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光合速率最高,固定灌溉最低。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产量最高,为19.78kg,比常规灌溉和固定灌溉分别增产19.52%和25.35%。交替隔沟灌溉的水分利用率为21.98%,比常规灌溉和固定灌溉分别提高139.17%和25.39%。  相似文献   
28.
浆果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丰富,但由于其水分含量较高,采后易腐败变质,极大地缩短了浆果的货架期,因此延长采后浆果的保鲜时间尤为重要。概述了多糖类涂膜、蛋白类涂膜、多糖-蛋白复合涂膜这3类天然可食性涂膜的优缺点以及在采后浆果保鲜中的应用,并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采后浆果保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9.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增产效果及节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5.83%~8.70%,每公顷节约用水882.3~1 185.0 m3,节水22.37%~42.63%。节水主要是节约了耕田用水,耕田用水约是免耕泡田用水的2.63倍,本田用水相差不大,早稻节水比晚稻明显。  相似文献   
30.
陈智慧 《吉林农业》2011,(12):100-100
为提高伊通县种子市场监管能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近几年来,我县种子管理部门在种子市场监管方面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推进种子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种子市场日常监管,保障种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