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给全球食品、饲料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从2012年超过4000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饲料存在至少1种原料被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且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镰刀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的发生率增高。迄今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已经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蛋鸡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饲料霉菌毒素对现代蛋鸡养殖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仍然有部分养殖户对霉菌毒素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在选择饲料原料和贮存时很少考虑霉菌毒素的危害,这里简单介绍霉菌毒素的危害及简单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粮纤维对鹅消化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日粮纤维是家畜日粮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组成是纤维素、非纤维多聚糖和一种非碳水化合物木质素。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它应包括所有抗消化道内源酶消化的饲料组分。通常认为单胃动物只能利用日粮纤维中的少量成分,家禽日粮中纤维含量应低于7%,仔猪日粮中纤维含量应低于5%,纤维含量高了会影响家禽对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日粮纤维是通过影响或改变家禽采食量、胃肠道运动及酶活、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器官的组织结构等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而且有研究报道纤维水平与家禽保健密切相关[2]。鹅作为惟一能够完全依…  相似文献   
14.
选择49周龄海兰褐蛋鸡1275只,随机分成5组,设3个正对照组、1个负对照组和1个试验组。试验组饲喂负对照组日粮(未加微生态制剂)基础中添加0.05%合生素,3个正对照组分别饲喂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中依次添加其他微生态产品M100、NW和GEK(营养标准相对负对照组低6%蛋白)的日粮。预试期30d,试验期30d,考察不同添加剂产品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素添加组与M100添加组、负对照组、NW添加组和GEK添加组的生产性能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4.82%、1.01%、1.78%和5.55%;蛋质量分别提高2.79%、3.77%、2.61%和3.82%。统计上均差异显著。合生素添加组和正负对照组的料蛋比分别是2.331、2.471、2.369、2、400和2.441。鸡蛋的平均合格率统计上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饲料中添加0.05%合生素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合蛋白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复合蛋白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餐厨剩余物为原料生产复合蛋白饲料替代部分玉米、豆粕等原料,可以减少餐厨剩余物的排放,减少直接饲喂动物造成的泔水猪的危害,还可以节约饲养成本和粮食资源。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060只1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3只鸡。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4%的复合蛋白饲料可以显著增加产蛋鸡的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但复合蛋白饲料的添加量不宜过多,12%的添加量会显著降低产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可利用氨基酸配制高杂粕蛋鸡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可利用氨基酸指标为基础配制低杂粕及高杂粕两种日粮,对两组各144羽54周龄尼克红蛋鸡进行为期57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其他有效养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日粮中含10%棉粕和10%菜粕对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一霉菌毒素种类及危害 鸡天生对霉菌毒素敏感,饲料中较低的毒素含量就会造成鸡群大量死亡。不同霉菌毒素对鸡造成的危害有所区别。集中表现在:霉菌毒素对免疫器官的嗜性使免疫器官受损而萎缩;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破坏最为明显,各种毒素的强腐蚀性引起口腔溃疡,嗉囊的炎症,溃疡性以及增生腺胃炎等,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