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6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2011年12月14日,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迎来20周年华诞。20年来,一个固有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在中国古铜都锏陵谴生、成长、崛起。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铜陵化工企业产品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低温对转Bt基因棉杀虫蛋白表达及其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2个转Bt基因抗虫棉,泗抗1号(常规种)、泗抗3号(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转Bt基因抗虫棉叶片中杀虫蛋白表达量和氮代谢的影响。2007年,于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将盆栽棉花18 ℃低温下处理24 h。2008年,在18 ℃低温下处理48 h。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降低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叶片中杀虫蛋白表达量。但盛铃期,下降幅度最大。其中低温胁迫24 h后,泗抗1号下降23.7%,泗抗3号下降28.1%;低温胁迫48 h后,2个品种分别下降52.9%和47.6%。叶片中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酶活性在低温胁迫下表现相同趋势。以上结果表明,低温可能导致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量降低,从而导致杀虫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但对可溶性蛋白的分解并未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4.
从台湾引进的短低温桃“台农甜蜜”桃(Premier,原产巴西)结果早,需冷量极低,在福建农林大学实验场2001—2002年≤7.2℃的低温时数仅54、133、190、301小时的条件下连续4年表现丰产。5年生树累计株产量达235.5kg,每667m^2产量为9387kg。可溶性固形物9%~14.5%。2004年平均单果重达148g,最高达165g,果实风味佳,品质优。  相似文献   
85.
Bt移栽棉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及器官建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常规棉GK19和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的群体干物质积累及其增长量对产量及棉株器官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前保持适宜干物质的增长量,盛花后促进群体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株高、LAI及营养器官干重大小决定于盛花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高低.盛花前保持适宜的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促进群体果枝数、果节数、生殖器官干重的增加;盛花后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有利于群体生殖器官干重、总铃数、成铃率及铃重提高.因此,转基因抗虫棉花群体盛花前调节群体干物质保持适宜增长量,才能形成适宜的群体LAI、适宜株高、果枝数和总果节量,为高产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保持盛花后整个结铃吐絮期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获得高产更高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6.
中国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农业科技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作物化控与传统栽培技术革新相互融合,产生了新型模式的栽培技术体系,即为作物化控栽培工程,它是当前农业研究中十分活跃的新领域之一,已经融入作物栽培生产各个方面。概述了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并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必要性,指出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对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7.
为经济解决DFT栽培中根际溶氧问题,试验设计了4种结构特点不同的DFT装置,以意大利耐抽苔生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DFT装置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浮板法(CFS)栽培能够稳定供给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氧气,生菜产量最高,品质较好;支撑浮板法(SFS)栽培虽然不能使营养液中的溶氧达到理想水平,但暴露在空气中的根系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植株生长良好,维生素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与其他3种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浮板法(FS)和动态液位法(DSS)中生菜产量相对较低,要想合理地应用这两种栽培方式,还需要对其结构和系统设计中的某些参数进行修改和设定.综合生菜产量因子与商品性状,支撑浮板法是最适宜的DFT方式.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我国主要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花在高肥力土壤上应用育苗移栽方式下的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29、鲁棉研15、科棉1号、中棉所41在整个生长期表现为株高增长快、LAI增长量大、现蕾和成铃强度大、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常规Bt棉GK19和新33B盛花前株高、LAI增长量大.现蕾强度高,表现为前期生长旺盛;新洋822和苏抗103在结铃盛期后LAI增长量大,现蕾和成铃强度高,表现为后期生育旺盛;SGK321和鲁棉研16在整个生育期株高和LAI增长量大,营养器官干物量高,生殖器官干物量少。因此生产上在应用时,应根据其生育特征采取相应的栽培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89.
对高产条件下泗棉3号棉铃增重的理想株型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茎和果枝节间保持适宜的长度、较多的果枝数及适宜的节枝比,可增加果枝粗度,尤其是上部和中部外围的果枝粗度,增加中上部果枝向值,是高产棉铃增重的结构基础;果枝向值这一指标可衡量果枝和叶片的着生状况。  相似文献   
90.
以两年度两因子两水平进行高产条件下棉花铃重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高产棉花皮棉产量在1975kg·hm-2 以上时整体铃重的提高关键是促进上部各果枝及各果枝 3~ 5节位铃重 ,在氮钾肥与DPC合理运筹下促进中部外围和上部铃在花开 17天后籽棉和纤维量的加快增长 ,提高该部位铃此段时间的发育有利于铃重增加、单铃纤维增多 ,也有利于纤维素的积累 ,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