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42.
为了增强朱 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 ,在陕 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 只朱 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 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 约占 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 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 00~ 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 在10: 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 的 活动节律 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 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 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43.
对拼焊板盒形件设计了4种不同位置的曲线焊缝,应用动力显式模拟软件模拟了差厚拼焊板盒形件的成形过程,研究了曲线焊缝的4种不同布置方式对差厚拼焊板盒形件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位置的曲线焊缝对拼焊板盒形件的焊缝移动影响差异较大,对焊缝连接区域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实冲试验验证了法兰上的焊缝移动,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4.
圈养秦岭羚牛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相似文献   
45.
为改良优异两系不育系株1S (Z1S)的株型特征,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处理株1S (Z1S),得到一个苗期为白条纹的突变体,命名为wl-1。以该突变体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杂交,得F1种子,进而获得自交F2群体。遗传分析表明wl-1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wl-1初定位于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RM15851和RM15880两个标记之间。进一步扩大遗传定位群体,最终将wl-1精细定位于标记inedl3和indel4之间的122 kb区域内。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域有12个ORF。对这12个ORF编码区逐个测序分析表明,其第10个ORF (LOC-03g52170),编码4-羟基-3-甲基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的第2个外显子上的第165位碱基处存在1个碱基A替换为T的突变。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幼苗期与野生型株1S相比,突变体中LOC-03g521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相应的野生型;同时突变体中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以及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叶色基因wl-1 (LOC-03g52170)的挖掘,有利于进一步阐释叶绿体和叶绿素合成的生物学机理,同时为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在害虫发生初期减少农药防治次数能明显降低害虫发生后期的防治难度,5月底前收获的小白菜宜防治1次,在害虫发生盛期种植的小白菜,宜防治2次。  相似文献   
47.
利用ANSYS热分析模块进行三维饱和-非饱和瞬态渗流分析.提出了适用于ANSYS非饱和瞬态渗流的迭代算法和动边界处理技术,在初始迭代步中,将逸出面作未知边界处理,而在后续迭代步中通过计算边界流通量修改边界条件.给出了容水度计算的修正公式,根据每次迭代的渗流场结果不断修正介质相对透水率和容水度,并自动调整时间步长.采用ANSYS二次开发平台APDL语言编制三维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程序,公开了程序的部分代码.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8.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餐饮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餐饮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地方特色小吃产业是餐饮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特色小吃产业不断发展,但是在经营、管理、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促进特色小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陈炜  田波 《植物病理学报》1985,15(3):185-188
 对含有牛蒡矮化类病毒(BSV) RNA-1和RNA-2的病叶组织和健叶组织进行了固定、包埋、切片及电镜观察。在含BSV RNA-1及BSV RNA-2的病叶切片中均未观察到病毒颗粒。在有病细胞的旁壁体与健康的不同,病细胞中观察到畸变的旁壁体,有的似风轮状。而健康细胞中未观察到。健叶和病叶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未观察到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夏季鸟群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