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明确温度对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繁殖力的影响,为准确预测粗胫翠尺蛾发生期及提高田间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的方法,以荔枝嫩梢为寄主,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测定20、23、26、29、32℃5个温度下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20~32℃范围内,粗胫翠尺蛾能正常发育,发育历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存活率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32℃下各虫态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其他温度,其中1龄幼虫受影响较大,存活率低于80%。雌雄成虫的寿命在32℃下最短,单雌产卵量也最少,仅为(125.20±29.38)粒。20~32℃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值分别为0.08±0.01、0.08±0.01、0.11±0.01、0.12±0.01和0.10±0.01,净繁殖率R0分别为139.63±7.69、142.09±10.38、176.92±8.52、107.01±9.11和45.57±5.21。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利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得到粗...  相似文献   
92.
[目的]筛选对板栗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方法]用Potter喷雾法测定6种生物源农药对2种害虫的室内毒效,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2种害虫的防效。[结果]室内毒效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处理组栗实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83.3%,小蛀果斑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3%、86.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他4种药剂苏云金杆菌、皂烟液剂、烟碱液剂和茶皂素在室内和田间对2种害虫的防效均低于80%,防效较差。[结论]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具有较好的室内毒效和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3.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同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Ig(v)=0.4467+1.12871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3.2825/m+0.0471).  相似文献   
94.
柑桔黑刺粉虱若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中国知网》和PubMed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国家、作者信息、出版刊物及研究内容等信息,并采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聚簇、关键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10篇,研究机构9个,发文作者9位,来源期刊8种。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出科技文献927篇,发文作者690位,来源期刊162种。2015—2020年鳞翅目转录组学的研究热度很高。其中,夜蛾科、蚕蛾科、螟蛾科、粉蝶科,菜蛾科5个科的资料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相对其他科鳞翅目昆虫更为全面和详细。研究内容涉及高通量测序、基因表达、体外微环境、合成通路蛋白、基因家族、激素、遗传调控、转录应答等方面。研究热点有嗅觉受体、家蚕、毒性、氧化脂类、节肢动物触角、性引诱剂、病毒学、免疫学、核酸分子杂交等。客观总结了国内外的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的研究现状,分析汇总出研究的热点以及薄弱点,可为昆虫学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