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通过人工培育方法,在岩虫亲体3种培育密度(100、200、300尾/m2)于水温(25±0.6)℃、盐度(31±0.5)条件下,获得幼体0.58×104~1.5×104尾;由3种幼虫培育密度(0.2×104尾/m2、0.5×104尾/m2和1.0×104尾/m2)经50 d后获得幼虫0.09×104~0.43×104尾/m2,幼虫体长2.10~2.68 cm,成活率达42%~57%。  相似文献   
172.
大竹蛏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常规生物学测定、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等方法对大竹蛏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竹蛏为埋栖型贝类,生活在潮间带中、下区和浅海的泥沙滩。其软体部主要由外套膜、鳃、足和内脏团构成,水管受刺激易发生自切。大竹蛏一年一个生殖周期,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5-6月。大竹蛏耐低温不耐高温,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底质厚度会影响其正常生长。高温及浒苔等是其夏季养殖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73.
乳山市首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乳山湾泥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农业部公告第1308号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榜上有名。泥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之一,被农业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资源名录。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泥蚶数量锐减,至上世纪80年代已几乎绝迹。  相似文献   
174.
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地理群体为一组,丽文蛤为另一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6.70%、17.04%、13.82%和10.40%,累计贡献率为67.95%。第一主成分主要受楯面长/壳长、小月面长/壳长的影响。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98.75%,P2为76.67%~95.18%,综合判别率为82.80%。  相似文献   
175.
2010年5~7月在山东威海乳山杜家岛基地,采用陆基围隔生态学实验方法和正交设计法,在不投饵模式下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混养实验。刺参密度分别为15、20、25ind/m2,龙须菜初始密度分别为0、180、360g/m2,比较了不同处理下幼参和龙须菜的生长存活情况,并定期检测环境营养盐的变化。结果表明,刺参平均日增重率(Md-wg)、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的影响显著,受龙须菜密度的影响不显著,受刺参与龙须菜之间交互效应影响不显著;刺参密度为1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刺参平均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刺参密度为2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龙须菜产量最高,刺参密度为25ind/m2、龙须菜密度为180g/m2时龙须菜特定生长率最高。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密度为15ind/m2时底泥总氮、总磷含量降幅最大。实验结果显示,龙须菜和刺参混养可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水质条件,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刺参密度15ind/m2、龙须菜密度360g/m2的混养配比较合理,其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6.
Cu2+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来源广、易残留、易食物链富集等特点,是海洋贝类养殖业潜在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查明江苏文蛤自然群体及红壳色选育系对重金属Cu2+耐受能力,设置不同质量浓度Cu2+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和自然群体进行胁迫试验,研究Cu2+对文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在相同质量浓度Cu2+条件下,红壳色选育系与自然群体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大,两组文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共同表现出相应质量浓度—效应关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呈线性上升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两种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3)Cu/Zn-SOD基因表达变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一致,与Cu2+质量浓度呈正相关。(4)红壳色选育系响应Cu2+抗氧化性要优于自然群体。本试验结果将对文蛤抗逆性选育及新品种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7.
李泽霞  陈爱华  田晋华 《节水灌溉》2023,(9):100-104+113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半干旱区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以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3种灌溉方式下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3种灌溉方式下侧柏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不同月份的月均值表现为漫灌[2.07μmol/(m2·s)]>穴灌[1.65μmol/(m2·s)]>喷灌[1.36μmol/(m2·s)]。地表温度、5 cm土壤温度和10 cm土壤含水率与喷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在1.54~2.34之间,喷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另外2种灌溉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人工林调控土壤碳排放,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8.
为研究墨瑞鳕(Maccullochella peelii)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关系,找出适用于选育的主要形态性状,本研究测量了4月龄墨瑞鳕幼鱼的体质量及11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指标。在相关性分析中,11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全长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994),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903)。经通径分析,体长、尾柄高、眼径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显著水平,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系数最大(0.676),眼径对体质量直接作用系数最小且产生负向效应,主要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3个形态性状(体长、尾柄高、眼径)对体质量的R2=0.861>0.85,确定了3个形态性状为影响体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方程:Y=-1.568+0.055 X2-0.124 X7+0.267 X11(R2=0.857),并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在生产中,4...  相似文献   
179.
为明确综合养殖模式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响水县日本对虾与文蛤混养及启东市脊尾白虾与文蛤串联养殖2种养殖模式相比于单一的养虾模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平均经济效益可增加7.842 0万~7.903 5万元/hm2,水质均达到优良级别。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