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将L型构件简化成L型构件模型,并将其连接看作是半刚性节点,通过最大破坏载荷、角应变、抵抗弯矩、等效弹性模量等指标,分析了不同臂长对木塑L型构件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臂长对木塑L型构件结构强度的影响显著,且臂长越短,结构强度越大.臂长对连接结构强度也有较大的影响,臂长在150 mm左右时,连接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2.
冷却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冷却真空包装辐照猪肉异味气体主要成分和寻找异味源,为探明异味产生机理及去除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真空系统液氮冷却装置收集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收集气体成分,确定异味气体成分并推测异味源。【结果】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是二甲硫、二甲二硫、甲硫醇、乙酸甲硫醇酯;辐照异味气体来源于肉中半胱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B1。异味气体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0~3 kGy),随辐照后冷藏时间延长而下降,与包装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为含硫化合物,来源于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33.
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螺钉连接能否沿用木材或人造板材料的连接方式尚有待于研究.而引导孔孔径是影响木材和人造板材螺钉连接强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塑木复合材料的握钉力和L型构件结构强度的测试,得出塑木构件螺钉连接强度的最佳引导孔孔径.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小活络丸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短小芽胞杆菌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在小活络丸中3种微生物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的数学模型,确定了3种微生物的D10值,并对影响辐照灭菌剂量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小活络丸中,大肠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γ射线敏感性次之,短小芽胞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35.
抗氧化剂及壳聚糖对减轻辐照猪肉异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将茶多酚、芝麻酚、壳聚糖单独以干粉或溶液的形式与猪肉混合均匀,经辐照后低温4℃±1℃冷藏,研究抗氧化剂对辐照异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和芝麻酚干粉对减轻猪肉辐照异味有一定的作用,但添加不匀易造成局部变色或其他附带味道;添加中高浓度茶多酚和芝麻酚溶液在贮藏前期辐照味较轻,贮藏后期出现难闻的气味,茶多酚和芝麻酚减轻异味最佳浓度为0.01%。  相似文献   
36.
秦艽是我国的传统常用中药材,以干燥根入药。本文从秦艽的生长习性、精选良种、选地整地、种子苗床处理、种植方法、适期合理设施种植、苗期管理、地膜覆盖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秦艽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7.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用自拟的法风除湿清热汤加减治疗驴顽固性皮肤病,效果甚好。兹介绍如下: 1 方剂苦参40g、连翘40g、白蒺藜30g、白鲜皮50g、白芷30g、蝉衣20g、夜交藤30g、甘草20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该方具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安神止痒之功效。 2 典型病例 1992年3月26日,沈丘县李老庄乡木林桥村张某饲养一头公驴。阴囊有斑痂,时重时轻,每年春秋加重,搔痒时擦破流水,经治疗,病情如故。后来校就诊,检查:后肢内侧、肛门周围、阴囊等处  相似文献   
38.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发热、奇痒(猪除外)和脑脊髓炎等。猪最易感染该病,尤其以0—4周龄的仔猪,感染后出现高热、上呼吸道炎症、扁桃体水肿、食欲废绝、流延、呕吐、腹泻、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等症状;妊娠母猪表现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胎通常在3~4d内死亡;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只表现为一般性发热、精神沉郁,有的成年病猪呕吐、咳嗽,一般经4~8d恢复。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近几年PR在我国许多省(市)种猪场呈暴发性流行趋势。目前,猪伪狂犬病是威胁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39.
4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实质器官出血、坏死、梗死等。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所以,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不良环境应激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