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为明确杭州地区目前市场上主要几种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在余杭区瓶窑镇安排了杭州市主栽小麦品种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均有较明显效果,病穗防效最低为66.5%,最高90.4%,病情指数防效均在83%以上,最低为83.1%,最高达95.4%。其中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5%d-柠檬烯可溶液剂处理的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最高,分别达90.4%和95.4%;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处理,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都是第2,分别为87.1%和93.8%;10%叶菌唑悬浮剂处理,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都位列第3,分别为85.3%和93.2%;而240 g·L-1氯氟醚·吡唑酯乳油处理无论是病穗防效还是病情指数防效都是最差的。本试验选取杭州地区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并进行一定组合的复配,筛选有效的药剂及药剂组合,以期为小麦赤霉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大面积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2.
以湖南省石门县、江华县、双牌县以及江西省修水县、庐山等5地的青钱柳大树或古树为嫁接穗条采集母树,以2年生青钱柳实生苗为砧木,研究母树种源、砧木地径对青钱柳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青钱柳嫁接成活率大小排序为双牌的﹥修水的﹥江华的﹥庐山的﹥石门的,其中石门种源的最小,为48.69%;双牌种源的最大,达65.23%。嫁接苗的新梢基径、新梢长、新梢节数与砧木地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2、0.457、0.422,其大小排序为新梢基径的﹥新梢长的﹥新梢节数的;嫁接苗的新梢基径、新梢长、新梢节数与母树的年龄、胸径、树高及枝下高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青钱柳嫁接对砧木地径有一定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应选择适宜粗度的砧木进行嫁接;母树的年龄对嫁接苗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3.
为了探明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关键因素,解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的问题,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籽粒脱水相关研究,笔者提出未来玉米籽粒机收推广过程中,选用适宜籽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施用方式,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是推动中国玉米籽粒机收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玉米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快籽粒机收推广的建议:加快早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收品种的选育;明确各生态区域影响籽粒脱水动态的因素和机制;综合运用粒收品种选育、品种熟期配置、延迟收获期、栽培技术配套。同时,应加强农艺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农艺农机有机融合,推动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应用,提升玉米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04.
405.
本文就近年来蜜源植物对虫害绿色防控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梳理了国内蜜源植物对虫害绿色防控作用相关的研究概况,发现国内研究比较多的蜜源植物包括豆科的紫花苜蓿和长柔毛野豌豆,十字花科的油菜,菊科的孔雀草和万寿菊,唇形科的罗勒和紫苏以及芝麻科的芝麻这8种蜜源植物。我们分析了蜜源植物对天敌昆虫提供的支持,包括提供生境、营养支持,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和提供生物多样性等,同时对蜜源植物的局限性如蜜源植物对害虫的支持、控害距离和控害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目前国内蜜源植物对虫害绿色防控作用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