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基因5′-侧翼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的多态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其繁殖产仔率低的问题提供参考,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和犏牛共110头个体的FSHR基因5′-侧翼区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麦洼牦牛、大通牦牛和九龙牦牛FSHR基因5′-侧翼区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犏牛无多态性;麦洼牦牛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均存在AA、AB 2种基因型,AB基因型在3个牦牛品种中占绝对优势,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3、0.3565、0.3705,均达到了中度多态(0.25PIC0.5),表明各牦牛品种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22.
牦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种间受精与胚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卵母细胞质量、精子准备和受精卵培养体系对牦牛卵母细胞种间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卵母细胞随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延长,第一极体排出率增加,囊胚发育率以成熟培养24 h最高;A级卵母细胞种间受精后囊胚的发育率(48.77±3.76)%显著高于B级(32.05±5.24)%和C级(7.54±7.18)%(P<0.05);BO液洗涤离心处理的精子受精后卵裂率(82.53±6.54)%显著高于Percoll液分离精子受精后的卵裂率(67.39±4.50)%(P<0.05),而两者囊胚率差异不显著((42.32±4.13)%vs(35.59±5.62)%,P>0.05);荷斯坦奶牛精子浓度在1×106~5×106/mL范围与牦牛卵母细胞受精效果差异不显著。卵丘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和SOF液培养种间受精卵,其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共培养组的桑葚胚、囊胚和孵化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SOF液培养组。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揭示青海省同德牦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和扩增产物双向测序技术,对60头(32♂,28♀)同德牦牛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了测定。经人工核实校对序列后,使用BioEdit、DnaSP、Arlequin和Network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分析其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同德牦牛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在890-894 bp之间,排除12处插入/缺失后共检测到59处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有17处,简约信息位点42处;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31种单倍型,其中H8为优势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35±0.023,核苷酸多样度为0.012±0.006。与青海其他牦牛品种(群体)(如高原、环湖、大通牦牛等)相比,同德牦牛单倍型多样度较高,表明其具有较为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使用MJ法(Median-Joining)构建的网络关系图显示:同德牦牛31种单倍型分布在A、B、C、D和E 5种单倍型组中,且其可分为2大母系支系,表明同德牦牛拥有2个母系起源。[结论]同德牦牛群体具有较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由分布于2个母系遗传分支的5个单倍型组(即A、B、C、D和E)个体组成,具有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24.
对53头成年黄牛和44头成年牦牛卵巢形态、表面卵泡数量、黄体状况以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等进行了比对研究,探讨牦牛和黄牛卵巢的形态学差异和卵泡卵母细胞发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年黄牛卵巢的体积(11.12±5.77vs.6.92±7.0)和重量(5.85±2.98vs.3.19±1.58)显著大于成年牦牛卵巢(P0.05);成年黄牛Ⅰ级卵泡数(13.04±8.12vs.7.97±3.72)、Ⅲ级卵泡数(0.42±0.52vs.0.02±0.15)、总卵泡数(14.46±8.92vs.8.98±3.87)和卵巢黄体直径(1.54±0.44vs.1.2±0.51)显著大于牦牛(P0.05);采集卵巢卵母细胞,黄牛卵母细胞数量显著多于牦牛,经体外成熟培养A级卵母细胞培养24h第一极体的排除率显著高于B级和C级卵母细胞,同一体外成熟时间和相同分级的黄牛和牦牛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排除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为掌握母牦牛繁殖季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4)、瘦蛋白(Leptin)、雌二醇(17β-E2)激素含量变化,在牦牛繁殖季节对其卵巢、卵泡变化进行直肠检查,对FSH、LH、P4、Leptin、17β-E2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牦牛在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其FSH、LH、P4、Leptin、17β-E2含量在0.0836~0.3767(mIU/ml)、0.1350~1.0109(ng/ml)、3.1283~7.4809(pg/ml)、0.0650~8.0119(ng/ml)、0.1604~0.5139(mIU/ml)。在繁殖季节发情期以上激素含量分别为0.1280~0.4050(mIU/ml)、0.6820~1.6744(ng/ml)、3.1586~3.8438(pg/ml)、0.5275~1.3760(ng/ml)、0.4110~0.5975(mIU/ml)。由此说明牦牛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和发情期其激素变化个体差异很大,因此牦牛发情期的长短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6.
随机选取青海贵德黑藏羊毛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德黑藏羊公、母羊毛辫长度平均分别为26.65cm和24.157cm。羊毛纤维类型的重量百分比,公、母羊粗毛、两型毛、绒毛和干死毛分别平均为46.01%、22.85%、30.74%、0.40%,净绒率为76.77%;毛纤维细度公、母羊粗毛、两型毛、绒毛分别平均为53.88μm、25.43μm、20.45μm。表明,黑藏羊毛具有毛辫长度长,粗毛、绒毛、两型毛比例适中,且干死毛含量少,毛纤维细,净绒率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27.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柴达木黄牛的父系遗传结构组成、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父系遗传背景,通过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以8头大别山牛(瘤牛)公牛为试验对照,对106头柴达木黄牛公牛Y染色体ZFY-10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ZFY-10标记上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准确地检测普通牛Y1和Y2单倍型组及瘤牛Y3单倍型组;2)柴达木黄牛在ZFY-10标记上存在GT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依据该标记多态位点确定单倍型组,表明柴达木黄牛包含Y1和Y2两种普通牛单倍型组,所占频率分别为0.217和0.783。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Y2单倍型组的频率依次为1.000、0.933、0.907、0.650和0.522,而Y1单倍型组频率依次为0、0.067、0.093、0.350和0.478,表明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具有较高的Y1单倍型组比例;3)柴达木黄牛总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343 0±0.045 6。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0.133 3、0.172 8、0.478 9和0.521 7,表明都兰和茫崖2个群体相比其他3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父系遗传多样性。综上所述,Y染色体ZFY-10标记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确定和推断黄牛的父系支系组成和起源;柴达木黄牛含有Y1和Y2两个普通牛父系支系,具有2个普通牛父系起源,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品种内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遗传变异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28.
为掌握母牦牛繁殖季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只)、瘦蛋白(Leptin)、雌二醇(178-E2)激素含量变化,在牦牛繁殖季节对其卵巢、卵泡变化进行直肠检查,对FSH、LH、P4、Leptin、17β-E2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牦牛在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其FSH、LH、P4、Leptin、7β-E2含量在0.0836~0.3767(mlU/m1)、0.1350~1.0109(ng/m1)、3.1283~7.4809(pg/m1)、0.0650~8.0119(ng/m1)、0.1604—0.5139(mlU/m1)。在繁殖季节发情期以上激素含量分别为0.1280~0.4050(mlU/m1)、0.6820~1.6744(ng/m1)、3.1586~3.8438(pg/m1)、0.5275~1.3760(ng/m1)、0.4l10~0.5975(mlU/m1)。由此说明牦牛繁殖季节非发情期和发情期其激素变化个体差异很大,因此牦牛发情期的长短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9.
青海省高寒牧区公牦牛19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高寒牧区公牦牛的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都位于黄牛的正常值范围之内;血清钙离了浓度和血清总蛋白含量位于正常值范围之下限.  相似文献   
30.
杂种优势利用是挖掘家畜种质资源的内在潜力,深层次开发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内容。通过杂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将青海东部农业区在黄牛改良过程中生产的含西门塔尔或荷斯坦牛血液的杂种公牛引入牦牛产区与牦牛本交生产犏牛,可大幅度提高牦牛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