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简称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该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黏附素和产肠毒素密切相关。ETEC首先通过黏附素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之后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腹泻。在此过程中,ETEC包括其黏附素和肠毒素是传染源,仔猪尤其是其肠上皮细胞特异性受体是宿主,传播途径则是水、食物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猪体亲密接触的物质,由于仔猪一般采用群养方式,加之ETEC也是条件致病菌,所以切断传播途径在防制学上意义不大。目前,诸多的特异性的防制方式主要还是从传染源和宿主着手。  相似文献   
82.
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河北某鸭场产蛋锐减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症状的高抗体蛋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HB/1/06/Dk).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 H5与H9亚型)阳性血清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67.2 h,1日龄SPF雏鸡的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为0.86,表明该病毒属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83.
首先分析了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介绍了应用大体标本、幻灯片、切片、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物病理解剖学形象思维教学法,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最后,提出了制作适应学生学习的动物病理学彩色图谱和开发动漫性质多媒体课件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4.
鸭新城疫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安徽、山东、福建、浙江、河北等地的鸭群发生了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以消化道和免疫器官的病理损害为主要特征,曾被称为"鸭副黏病毒病" 、"鸭新城疫"[1-3]等名称,初步证实该病的病原为鸭Ⅰ型副黏病毒,其中包括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和弱毒株[3-7].2005年5月以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养鸭户饲养的鸭群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以腹泻、病死率较高、腺胃黏膜出血、脱落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道黏膜出血及胰腺偶见白色坏死点为特征.从发病鸭群分离并鉴定了1株NDV(HB/1/05/Dk株),然后以该病毒对雏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感染.本试验对鸭新城疫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解剖学和组织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5.
试验采用疑似鸡传染性腺胃炎病鸡的腺胃组织匀浆,经除菌处理后人工接种健康雏鸡,并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病例和自然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出血,小肠充血、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黏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小肠黏膜急性炎症变化,肝脏、肾脏等实质细胞变性以致局灶性坏死,胸腺及法氏囊等淋巴组织萎缩。从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腺胃中均可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可以认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一种病原。  相似文献   
86.
为建立标准化肉鸡舍内喷洒微生态制剂提升环境质量新技术,本试验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肉鸡较敏感的有害气体氨气等指标进行了全期对比监测,分析了舍内氨气含量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感官评价及前人研究,确定氨气控制时间及氨气控制量,进而明确喷洒微生态制剂降氨时效规律。结果显示:全期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变化,但肉鸡成活率增加了2.08个百分点,料重比降低了0.07,欧指提高了15.90个点|氨气含量全期平均可降低50.00%|鸡舍预温期至4 d清粪前舍内氨气浓度较高,且呈逐日增高状态(超过10 mg/m3水平),清粪后逐渐降低,8 d后达3 mg/m3以下。研究提示,清粪前4 d氨气仍存在超标可能,为控制关键期,应加强氨气管理|另外,微生态制剂有一定降氨作用,可借助恒温喷洒降尘装置降低育雏期氨气浓度成本。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喷洒|肉鸡|生产性能|氨气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为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毒力因子变异情况,对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外毒素A(Exotoxin A,ETA)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鸡场分离鉴定的7株PA分离菌成熟的ETA结构蛋白基因长1 824和1 839 bp,编码608和613个氨基酸;7株分离菌ETA基因与27株PA参考菌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100.0%,98.5%~100.0%。7株分离菌成熟的ETA结构蛋白基因共有多处碱基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包括PA-47株第106~110位15个碱基的连续缺失和10处错义突变。7株PA分离菌ETA蛋白共有6种不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模式;第426位(H)、第440位(H)、第470位(Y)、第481位(Y)、第553位(E)和第558位(W)氨基酸残基均未发生突变,均为有毒形式。本研究结果可为PA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