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双孢蘑菇培养料微生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期间微生物及其活动状况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培养料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消长规律及其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2.
以8个银耳菌株为材料,研究交配型因子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物配对试验结果表明,此8个菌株中只有两个不同的A因子,与前人报道的银耳是限制型双因子交配系统的报道是一致的.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较佳培养基为 蔗糖 20 g/L ,(NH4)2SO4 1.584 g/L(含N 24 mmol/L), MgSO4*7H2O 0.25 g/L , KH2PO4*3H2 O 0.5 g/L , VB1 0.2 mg/L , ZnSO4*7H2O 2 mg/L , CaCl2*2H2O 0.5 g/L,钼酸铵0.02 m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 6.5,23 ℃,140 r/min,在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培养4 d发酵液中交配信息素的活性最高,可达到12 U/mL,是在基础培养基中活力的5~6倍.银耳交配信息素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由此推测,银耳交配信息素是一种多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33.
数字微流控技术在操作单个微液滴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使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但数字微流控系统中针对芯片上液滴的位置缺少反馈就会发生液滴不能成功被驱动的现象,致使液滴不能够完成规划的路径。本文采用基于等效电容的液滴位置估算检测原理,系统以相邻两个驱动电极与液滴所构成的等效电容为反馈控制对象,该位置估算原理具有无量纲属性,与液滴的组成成分无关,适用性更加广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等效电容的液滴位置估算检测原理和装置能极大地提高液滴连续运动的成功率,从而使液滴能够按照规划好的路径运动到既定目的地。  相似文献   
34.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灶结渣特性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灶为燃烧设备,以玉米秸秆成型燃料为试验燃料。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炉膛温度、燃料层厚度、燃料粒径对燃料结渣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灶工作时的最佳工况为过量空气系数口。为1.5,最佳工况下结渣率为3.5%,具有轻微结渣性.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炉灶的燃烧中,结渣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炉膛口。的增大、燃料层厚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5.
银耳交配型A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挂法收集银耳担孢子,稀释分离法纯化银耳担孢子和节孢子,节孢子经核荧光染色后进行核相观察,选取单核节孢子和誓师 孢子用于酱型A因子测定,菌株内及菌株间单孢分离物配对结果表明,在8个来源于不同地区的银耳菌株只有2个不同的A因子。  相似文献   
36.
应激反应,是动物机体对外部刺激或应激原如热、冷、疾病、捕捉、不良通风、营养不良、霉菌和许多其他外部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37.
对茯苓菌丝体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常用矿质元素、生长因子以及碳氮比与菌丝分泌色素无关;而有机态氮、pH值、温度以及菌种来源与菌丝分泌色素有关.茯苓菌丝尖端培养可以部分抑制菌丝分泌色素,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陈立国 《中国沼气》1991,9(4):43-44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一样,也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过程。能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能源问题不解决,农业发展将十分困难。发展沼气事业,可以使生物质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建设好生态农业系统,须把沼气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宜昌县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推广利用沼气,已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特别是近十年来,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综合利用的内容如图所示。近年来,宜昌县沼气建设已逐步由原来的单一解决锅下愁转变为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村、组、场、户不断呈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模式:  相似文献   
40.
对茯苓喙扁蝽各虫态及若虫各龄期形态特征及发生世代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茯苓喙扁蝽1年发生1~2代,且第2代为局部世代;以第1代成虫和少量第2代若虫群集在茯苓窖段木下面及堆放在茯苓场地的潮湿段木下面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越冬成虫产卵盛期,6月上中旬进入孵化盛期,9~10月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卵产于茯苓菌核的表皮下或缝隙处;若虫共5龄;成虫、若虫均刺吸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