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6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突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一着力点,为进一步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明了方向。如何紧抓这一  相似文献   
62.
63.
研究在三个不同冻藏温度(-10±1℃、-15±1℃、-20±1℃)下,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蛋白质变性动力学模型,将蛋白质品质变化速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牡蛎在冻藏期间蛋白质品质变化规律的方程。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蛋白质变性与冻藏的温度和时间有关,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越低蛋白质变性越缓慢;蛋白质品质变化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可有效描述冻藏牡蛎蛋白质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 mmol?L-1的DNP浸泡 0.5 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 )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果皮ATP含量降低。同时,DNP处理促进龙眼果皮产生 的速率增加,且在整个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APX活性下降,SOD和CAT活性上升,内源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结论】DNP促进龙眼果皮褐变可能是由于DNP降低活性氧清除能力、导致活性氧积累而破坏细胞膜系统,同时DNP导致的能量亏缺使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修复能力下降,其结果破坏细胞膜结构,使酚酶(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物质接触、酚类物质氧化而形成褐变聚合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实验、部分析因试验以及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分析法对传统溶剂浸渍提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鸟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是影响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关键因子,优化得到的鸟饭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前浸泡60min,液料比50:1,乙醇浓度87%,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2h,在这种条件下一次提取率可达68.12%。响应面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精确乌饭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6.
以蔬菜的营养成分 V C 的损失率及菜泥的含水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菜泥的含水率及 V C 的损失率与脱水温度(θ)、脱水时间(t)及菜泥装盘厚度(d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降维分析,给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趋势的曲线图.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计算机寻优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即菜泥θ为70~75 ℃,t为 2.5~3.0 h,d 为6.0~7.0 m m ,成型时菜泥的最佳含水率为16% , V C 的损失率为28% .  相似文献   
67.
软库贮藏甘薯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普通房间和高温窖贮藏作对照,研究了软库贮藏甘薯的效果及保鲜机理。结果表明,软库内相对温度高,湿温度变化小,冬季有一定保温作用,约有1%CO2积累,比较适宜甘薯贮藏。贮藏120d后,软库内完好薯块为原重的90.1%(普房83.2%,高温窖为70.0%),营养物损失少,经济效益高,利润率达26.1%(普房0.4%,高温窖为6.5%)。失重与感病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软库通过改善环境,控制薯  相似文献   
68.
福建农业大学大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 ,于 1999年 10月对原福建农业大学 50 9名大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及身体状况调查 .结果表明 ,膳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摄入偏高、能量偏低、Ca不足和严重缺 Fe性贫血 .按体质指数评价标准 ,男女生营养不良比例分别为 35.0 3%和 4 4 .10 %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 3.37%和 2 .16% .  相似文献   
69.
黄花梨果实采后软化生理基础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研究了 2 0℃、相对湿度 80 %~ 90 %条件下黄花梨果实采后软化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黄花梨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 ,采后果肉硬度逐渐下降而出汁率逐渐增加。采后 5d内淀粉酶活性增加 2 .9倍而淀粉含量下降 72 .80 % ,之后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采后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下降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 ,且果肉硬度同原果胶含量和纤维素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采后 5d内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和纤维素酶活性变化不大 ,之后迅速上升 ,到采后 15d达到酶活性高峰 ,分别为采收时的 3.0倍和 7.9倍 ,之后酶活性逐渐下降。因而认为 ,黄花梨采后 5d内果肉软化 ,主要是淀粉酶活性的快速上升催化淀粉的快速水解造成的 ,并为呼吸跃变准备能源物质 ;之后果肉软化是由PG、纤维素酶作用引起果胶质、纤维素等细胞壁组分降解所致。  相似文献   
70.
参与式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参与式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模式是解决目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在对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基本原则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的应用条件,并构建了参与式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模式,最后以安徽省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