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主要从GnRH 的结构、类型、分布、信号传导、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问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3.
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免疫形态学的增龄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不同年龄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特点的增龄性变化,并用Alcian bluc-safranin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青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中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有趣的是,老年奶牛乳腺肥大的数量更多,AB-S染色显示,各年龄奶牛乳腺中只有黏膜型肥大细胞。结果表明:奶牛乳腺肥大细胞数量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但肥大细胞的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4.
基因对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细胞凋亡是维持精子正常发生及导致少精或无精的重要因素,生精异常是诱发男性不育、生殖系统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生殖细胞凋亡受多种因素控制,从基因水平研究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的过程将有助于揭示各种因素相互间作用的关系.作者就近些年对一些基因如Bc1-2基因家族、p53抑癌基因、Fas/FasL系统等在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殖细胞凋亡的机理,为相关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乳腺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现今生物学领域备爱关注的焦点。探索和研究乳腺免疫调节机制将有助于加快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化进展,作者综述了乳腺免疫特点、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细胞与效应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47.
将明胶墨汁溶液注入到15例狗脊髓动脉系统内,观察其灰质内动脉构筑,结果如下:供应脊髓灰质内的动脉分别自脊髓背外侧动脉、沟动脉和周缘支发出。背角内侧动脉和背角外侧动脉分布于背角的头和颈部。中间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到灰质侧角。供应灰质腹角的动脉有腹角外侧、腹侧和内侧动脉。中间内侧动脉分布于灰质中间带的内侧2/3。背连合动脉供应背侧灰质连合。在中央管两侧各有一条中央管旁动脉,纵向将各沟连合动脉串连一起。分布于灰质内的相邻各动脉间均存在吻合,构成灰质内动脉网。  相似文献   
48.
山羊小肠内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中胆碱能神经元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变化。结果显示:1)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含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元,神经元聚集成神经节,并由节间支连成网状。2)NOS(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构成的神经节也连成网状;黏膜下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稀疏,散在分布。3)小肠肌间神经丛中,12月龄的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总数比15日龄的增加163%和137%,但阳性神经元密度降低39%(AchE)和40%(NOS)。4)比较各肠段,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在回肠中最高,但神经元总数以空肠最多。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中分布有丰富的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但黏膜下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元多于NO能神经元;随着山羊小肠的发育,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密度却下降。  相似文献   
49.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胞间信使,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90%以上的5-HT分布在胃肠系统中,在胃肠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学功能,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中5-HT的表达量变化有关。5-HT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维持,同时升高肠黏膜通透性,间接促进杯状细胞黏液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5-HT刺激传入神经元,激活血管活性肠肽、乙酰胆碱的分泌,间接引起腹泻。作者对5-HT引起腹泻的原因,以及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对腹泻等肠道性疾病诊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动物生物钟包括中枢生物钟与外周生物钟,前者在哺乳动物中主要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而对于禽类则还包括视网膜和松果体。生物钟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其中涉及到多种组织结构、激素及刺激因子。文章主要介绍中枢生物钟在调控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之间的关系,并就光照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