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药是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农业投入品。按照成分和来源,农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按照防治对象,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合理使用农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不同害虫种类选择用药;二是针对不同病害种类选择用药;三是根据害虫不同生育期适时用药;四是合理混用、轮换使用农药,严格控制用药数量、浓度、次数,做到科学用药,藉以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92.
永春县芦柑年产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连续4年获全国、全省芦柑评比第1名,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近年来,芦柑疮痂病发生普遍.特别是2003年在我县大面积发生流行,发生较轻的芦柑园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在大量调查芦柑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多年来该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3.
转基因作物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梅 《种业导刊》2011,(12):29-30
转基因作物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基因,并将其转入作物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作物新的遗传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其本质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作物遗传改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高效的改良作物性状和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94.
猪日本脑炎病毒NS3基因实时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日本脑炎病毒一步法实时环介导逆转录等温快速扩增方法.根据日本脑炎病毒序列保守的非结构区基因NS3设计4条特异引物,用于扩增SA14-14-2株、SA103株和GD06株日本脑炎病毒获得成功,在病毒感染的单层细胞和猪体内都可以检出病毒.与常规SYBR GreenI适时荧光RT-PCR方法比较和Ct值分析,用不同稀释度病毒RNA,两者敏感性相似,适时RT-PCR在模板浓度低时结果更稳定.FIP和BIP纯度会影响反应效果,反应时间和模板浓度会影响电泳条带.一般63 ℃~65 ℃ 30 min可出现结果,模板浓度低时要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以SYBR GreenI为指示剂,RT-LAMP在63 ℃~65 ℃循环扩增检测日本脑炎病毒,1.5 min/循环,30个循环,Ct值为21.5.提示RT-LAMP方法用于日本脑炎诊断、鉴别,是敏感、可靠、成本低廉的方法,有助于人畜日本脑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5.
组成型表达转植酸酶基因(phyA2)玉米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将黑曲霉(Aspergullus nige)来源的植酸酶基因(phyA2),通过基因枪法转化玉米(Zea maysL.)幼胚,获得再生苗。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植酸酶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在玉米中稳定表达和遗传。转基因植株根组织的酶活性测定及利用植酸作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生长实验证明,植酸酶基因在植株根组织表达并能够分泌到根围高效利用植酸磷。  相似文献   
96.
陈茹  于冰  赵巍 《动物检疫》2012,(7):13-16
动物检疫证明网络机打出证系统是在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出栏动物大幅增加,动物卫生检疫监督管理相对置后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动物检疫监督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动物卫生监管职责,通过多方研究探索实践开发出来的。实施动物检疫证明网络机打出证,解决了很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弥补了手工出证的不足,实现了规范出证、便捷高效、网络查询、安全追溯、有效防伪、准确统计。为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和工作手段,加快了我市畜牧兽医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97.
98.
PCR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的简称,由美国Centus公司的KaryMullis发明,于1985年由Saiki等在Science杂志上首次报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外快速扩增DNA的技术。通过PCR可以非常简便、快速地从  相似文献   
9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BVD- 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引起牛的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呈全球性分布 ,各养牛业发达国家均有流行。在自然条件下 ,可感染家养和野生的反刍兽 ,主要侵害 6~ 1 8月龄的幼牛 ,患牛表现为发病急 ,体温突然升高至 4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高度保守的gC基因设计单标记并具有自身荧光淬灭功能的LUX^TM引物,建立L刚新型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IBRV。该方法对四株IBRV细胞培养物的检测均呈典型阳性反应,而对其它动物疱疹病毒以及健康牛组织DNA和细胞对照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时间包括核酸提取仅需1h~2h。试验表明,LUX^TM荧光PCR法对IBRV细胞增殖病毒液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04TCID50,比病毒分离敏感性至少提高10倍;对10倍系列稀释的纯化IBRV核酸样品,L刚荧光PCR的检测敏感性比常规PCR可提高10^3倍。将病毒液添加到健康牛精液和血液样品中,该荧光PCR可检测到牛冻存精液中40TCID50牛抗凝全血、血清和临床精液中0.04TCID50的病毒,说明对临床样品的检测有效。本研究所建立的LUXTM荧光PCR方法快速敏感,适合应用于活牛及其遗传物质的进出口检疫、养牛业疾病防控等领域对IBR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