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猪嗜血支原体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haemosuis)对猪群的感染情况并建立该病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haemosuis 16S rRNA基因序列(FJ263944)设计合成PCR引物以及荧光定量PCR(FQ-PCR)引物和探针.以含16S rRNA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对PCR反应...  相似文献   
22.
世界养鹿业概况与我国养鹿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新西兰、俄罗斯与加拿大3个养鹿大国的概况,同时详细阐述了半个世纪来我国在养鹿业的发展和驯养、育种等方面的成就,并对我国将成为养鹿大国、强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兽用抗体制品制造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兽用抗血清、卵黄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以实例对制品的理论、制造技术和应用作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中药渣用于断奶仔猪养殖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前后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态和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芪楂口服液药渣组(添加5kg/t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添加5kg/t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和阳性对照组(添加0.04kg/t维吉尼亚霉素+0.2kg/t硫酸黏杆菌素+3 000mg/kg氧化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于试验第28天,分别取结肠内容物及其组织,测定微生物数量、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和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的7种细菌及总细菌数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介素(IL)-12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P0.05),吲哚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直链脂肪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结肠组织IL-4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阳性对照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梭菌ⅩⅣa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芪楂口服液药渣可增加断奶仔猪结肠短链脂肪酸含量,调节结肠细胞因子表达;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前后均不影响肠道菌群稳态,但抗生素和氧化锌会影响仔猪肠道菌群的稳态;微生物发酵未增强芪渣口服液药渣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江苏高邮市农户散养健康仔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和带毒情况,本研究自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随机选择并采集68个农户105窝母猪的372头2~5周龄仔猪血清,分别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PCV2和PRRSV抗体和病毒核酸,结果为,PCV2和1PRRSV感染率分别为17.5%(65/372)和32.3%(120/372),其中PCV2和PRRS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2.9%(48/372),占PCV2感染猪的73.9%(48/65),而PRRSV感染率逐年提高,2008年达43.3%,从而为该病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集约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磷素状况及流失风险,从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10块典型的雷竹林地采集土壤样品。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及利用Langmuir等温方程,对雷竹林土壤磷的流失阈值及流失潜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块雷竹林地的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为169.25 mg·kg-1。 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拟合,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2 = 0.987 ~ 0.999)。所有调查样地土壤的磷零点吸附平衡质量浓度(CEPC0)值远远超过了0.02 mg·L-1;磷吸附饱和度(DPS)平均值为46.18%,最高的达82.94%,有7块样地的DPS值明显高出临界值(25.00%)。土壤有效磷与CaCl2-P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雷竹林土壤发生磷素流失的有效磷“阈值”为52.52 mg·kg-1,10块样地中有9块样地的有效磷质量分数超过了阈值,最高的达到该“阈值”的5.5倍。通过Langmuir方程,求得雷竹林土壤的标准需磷量为8.14 ~ 64.66 kg·hm-2,平均为27.41 kg·hm-2。图2表2参29  相似文献   
27.
猪附红细胞体MSG1蛋白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将附红细胞体的MSG1蛋白基因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后进行全基因人工合成,合成的基因连接入pBAD/HisB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进行MSG1诱导表达,确定诱导表达的最佳时间和最佳诱导剂浓度。对表达的蛋白应用His单抗进行了特异性鉴定,对鉴定后的蛋白应用Ni-NTA纯化试剂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蛋白纯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蛋白的分子量在45 ku左右,加入0.2%的L-阿拉伯糖,诱导2 h后所表达的蛋白量最高。经Western-blot鉴定,该蛋白可以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经纯化后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MSG1蛋白。表达的MSG1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证明制备的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MSG1蛋白的表达和多抗的制备可以为后续研究附红细胞体的吸附机制、致病机理,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细菌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壤丘陵区稻田不同时期进行的水分管理导致土壤水分和温度同时变化,继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二者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稻田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旱地农田作为对照,利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时期细菌群落结构与丰度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其变化的影响因素,阐明水分和温度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受土壤水分状况的显著影响,淹水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区别于其他时期,且淹水期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晒田期。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均受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显著影响,但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大于土壤温度。而作为对照的旱地农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没有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也没有差异,仅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生一定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与土壤温度呈现相关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南方丘陵区农田土壤细菌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比对土壤温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29.
植物全氮的AA3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AA3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中总凯氏氮的可行性,对不同硫酸浓度样品所用缓冲试剂中Na OH用量进行了筛选,将结果与常规的植物中总凯氏氮测定方法(FIAstar 5000流动分析仪)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考察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与FIAstar5000法相比,利用AA3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的全氮含量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0.10 m L/min进样管时,其检测范围为0~70 mg/L;采用0.23m L/min进样管时,其检测范围为0~50 m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7.10%~105.30%,检出限为0.07~0.08 mg/L。这表明AA3测定植物全氮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目前影响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利用针对HPs转铁蛋白基因tbpA的PCR—RFLP分型方法,对2003-2008年分离自江苏、上海、广西、浙江、江西和安徽等6省市的57个HPs分离株及15个参考菌株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15个血清型参考菌株分为9种基因型,57个HPs流行分离株分为15种基因型,其中在我国最为流行的基因型分别为DBN(38%),ABN(18%)与DBP(12%)。本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猪群中普遍存在,并至少有15个RFLP基因亚型,从而为我国HPs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